玩酷网

广州站和广州东站都将升级为高铁站,未来如何定位?

在广州市区心脏地带,相距仅5公里的广州站与广州东站正经历着戏剧性转变。前者将扩容至10台20线(相当于现有规模的三倍),

在广州市区心脏地带,相距仅5公里的广州站与广州东站正经历着戏剧性转变。前者将扩容至10台20线(相当于现有规模的三倍),引入五条新高铁线路;后者则斥资打造广州首个地下高铁站,深埋24条轨道于地下30米处。

广州站与广州东站的改造不仅是交通升级,更是城市战略转型的缩影——通过历史底蕴与现代商务的“双核驱动”,巩固广州作为大湾区核心枢纽的地位。未来,两站将形成“西进东拓”的高铁网络,推动粤东西北与大湾区深度融合。

改造后规模对比

车站

改造前规模

改造后规模

年发送旅客量

广州站

4台7线

10台20线

3600万人次

广州东站

7台16线

14台24线

3000万人次

这场变革带来的改变远超交通范畴,在广州站北侧,沉寂多年的流花商圈正焕发新生。依托3公里长的文商绿轴,白天鹅宾馆与新建的科创园区隔空对话,老广交会场馆变身沉浸式商业体,游客可以在品早茶时透过落地窗观看高铁飞驰。

更具想象空间的是"枢纽经济"的爆发,广州东站地下将新增20万㎡商业空间,与周边的珠江新城、金融城形成闭环。数据显示,广汕高铁开通后,惠州仲恺高新区到广州CBD的时间将从90分钟压缩至35分钟,直接催生跨城通勤潮。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更大的棋盘,会发现广州此举堪称神来之笔。随着白云站承接普速列车外迁,南站专注远程高铁,四座枢纽默契分工:广州站守卫西北门户,东站挺进东南战线,共同编织“1小时生活圈”的神奇网络。

站在改造中的广州站月台上,耳边传来盾构机的轰鸣。或许十年后,当孩子们指着泛黄的老照片问"这是哪里",这里是见证珠三角腾飞的时空坐标。这场静悄悄发生的枢纽革命,正在重塑大湾区的未来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