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沐家为何能世袭镇守云南二百年,只能说沐家与地方土司的充分融合

在明朝,沐氏家族的地位颇为特殊。虽然他们并非皇族,却能在云南地区世代担任镇守长达两百多年,从朱元璋时期延续到朱由检时代。

在明朝,沐氏家族的地位颇为特殊。虽然他们并非皇族,却能在云南地区世代担任镇守长达两百多年,从朱元璋时期延续到朱由检时代。与其他藩王相比,沐家虽仅被封为黔国公,但实际权力远超这一头衔。这主要得益于明成祖的一道旨意:“若总兵官职位空缺,须由沐氏家族成员暂代。”这一规定成为沐家长期掌控云南的核心因素。

明朝的统治者们多次试图削弱沐家在云南的势力,直接将这片地区纳入中央管辖,但始终未能成功。最显著的两次尝试分别发生在朱棣和嘉靖两位皇帝在位期间。朱棣时期,朝廷对云南的控制力有所增强,但沐家的影响力依然稳固。到了嘉靖年间,尽管中央再次采取措施,试图削弱沐家,但最终仍未达到预期效果。这两次行动都未能彻底改变云南的政治格局,沐家在当地的地位依然难以撼动。

在嘉靖二十六年六月,年仅二十岁的黔国公沐朝辅突然去世。按照《大明律》的规定,他四岁的长子沐融继承了他的爵位。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意外事件,引发了沐氏家族的继承危机。嘉靖二十八年十月十七日晚上,云南黔国公府传出消息,年仅七岁的沐融在乳母的怀抱中突然抽搐,还没来得及请大夫就去世了。大夫诊断的结果是“惊风骤起”,用现代的说法就是突发急症。

黔国公府的长史和云南按察使一起向嘉靖皇帝报告,由于沐融早逝,他的弟弟沐巩可以继承爵位,但需要皇帝的批准。嘉靖得知后,立即下令让朝弼和抚按三司的官员共同监督沐巩的成长,并安排他接管镇守职责。同时,嘉靖还派了锦衣卫的千户带领三十名骑兵前往云南,负责保护沐巩并调查沐融的死因。显然,嘉靖对年仅七岁的沐融突然去世感到疑虑重重,因此采取了这些措施以确保沐巩的安全,并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

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仅仅过了八个月,嘉靖二十九年六月十九日清晨六点刚过,锦衣卫的队伍刚离开京城还没到通州,云南那边就传来了紧急消息。当时年仅五岁的沐巩正在前往京城报备的路上,却在豪华的马车里突然去世。医生给出的诊断是:“沐巩突发高烧,三天后就不治身亡。”不过,云南按察使在给嘉靖皇帝的密奏中却提到:“沐巩死时双眼未闭。”这个细节让人不禁对他的死因产生了更多疑问。

从沐融去世到沐巩突然离世的八个月里,官方竟然没有进行任何正式调查。这表明朝廷并不认为这两起事件涉及刑事案件,而是将其视为自然死亡。

在黔国公府的大厅里,烛光微弱,仿佛随时会熄灭,这情景与沐家直系血脉即将断绝的危机相呼应。目前,两位小国公的死亡原因成谜,究竟是家族内部有人觊觎国公之位,还是嘉靖皇帝为了收回云南而暗中下手?就在这关键时刻,朝廷的通政司再次收到了前任黔国公沐绍勋的遗孀李氏的信件,揭露了一个巨大的阴谋。

沐绍勋是沐英的第六代后人,也是黔国公沐昆的儿子。他在正德十六年,也就是他十八岁的时候,继承了黔国公的爵位,成为第五代黔国公。历史上记载他非常勇敢和有谋略,带兵打仗常常能取得胜利。在嘉靖七年,他带领军队平定了寻甸和武定的土司叛乱,不仅俘虏和斩杀了数千人,还成功让两万多人投降。因为这次功绩,他被封为太子太傅。他多次成功镇压了地方的叛乱。在嘉靖十四年,他还成功调解了云南永宁府土司和四川盐井卫土司之间的争端,这不仅稳定了云南和贵州的局势,也进一步巩固了沐家在云南的地位。嘉靖十五年,沐绍勋去世,年仅三十三岁,他的儿子沐朝辅接替了他的位置。

嘉靖二十六年六月,年仅二十的黔国公沐朝辅突然去世,留下四岁的儿子沐融继承爵位。由于沐融年幼,嘉靖皇帝任命沐朝辅的弟弟沐朝弼为都督佥事,暂时代替侄子管理云南事务。这种安排被称为“宗亲代摄”,待沐融年满十六岁后,再正式接管黔国公的职责。

沐朝弼对“世袭云南”的渴望非常强烈,他不仅想一直代理下去,还希望黔国公的位子能落到自己这一支。虽然他没有正式任命,只是以“协同管理”的名义,实际上却掌控了临安、楚雄、曲靖三卫。在他代理的三年里,卫所中千户以上的军官更换率高达七成,远超出正常轮换的范畴,明眼人都能看出他的意图。云南巡抚应大猷在给嘉靖的密奏中提到,沐朝弼每次查看军籍,都会以“训练家丁”为借口,把戍边卫所的士兵和沐府的私兵混编在一起,模糊了官与私的界限。这三年间,沐朝弼已经通过军事手段,成功震慑了三宣六慰的土司势力。

沐朝弼的军事影响力在沐融担任国公期间达到了巅峰。到嘉靖二十八年十一月沐巩继承爵位时,兵部经过调查发现,金齿和腾冲这两个关键战略要地的守将,竟然全部是沐朝弼的亲信部队。

云南的地方官员对这种行为绝不能容忍,因为这几乎等同于叛乱,因此他们集体上书弹劾沐朝弼。面对这种情况,嘉靖皇帝展现了他的政治手腕。在“着沐朝弼同抚按协理”这句话旁边,有一句被墨迹遮盖的批注:“就像喂老虎,吃饱了就不会咬人”。这意味着嘉靖这次选择支持沐朝弼。

嘉靖皇帝认为,为了这点小事和沐家闹翻不值得。再说了,沐朝弼只是个临时顶替的。朝廷命官加上年幼的黔国公,多少能镇住沐朝弼。所以嘉靖想让双方维持现状,互相牵制。但沐绍勋的老婆李氏写了封信,把这种微妙的平衡给搅黄了。

在嘉靖二十九年的六月,沐绍勋的遗孀李氏亲自撰写了一份《乞保全疏》,详细描述了家族内部的纷争和她对儿子巩的担忧。李氏提到,巩作为沐绍勋的长孙,本应继承祖上的爵位,但不幸的是,他在四岁时就成了孤儿。巩的叔父朝弼对此心怀不满,多次通过各种手段欺凌这对母子,导致他们的生活朝不保夕。自从巩继承爵位后,朝弼更是变本加厉,多次派遣婢女在夜间敲打院门,使得年幼的巩夜夜惊啼,无法安睡。更令人担忧的是,巩在七日前食用粥后突然呕血,健康状况堪忧。李氏恳请朝廷能够参照五世祖沐琮的先例,派遣官员护送巩前往京城,待他成年后再返回镇守,以期将来能为国家效力。

李氏提到,自从孙子沐融突然去世后,年幼的沐巩接替了位置。然而,这些年来,负责辅政的沐朝弼对沐巩和他的母亲陈氏极尽欺凌,导致孩子常常整夜惊恐啼哭。作为祖母,李氏对沐巩的身心健康深感忧虑,她希望朝廷能派人护送沐巩进京,待他成年后再返回继承家业。李氏的奏章几乎直指沐朝弼是她两个孙子死亡的幕后黑手。

嘉靖在接到奏章后,迅速作出决定:“沐巩年纪尚小,言辞急切。命令锦衣卫千户将他和母亲接到京城,等他成年后再回封地。”由于沐融和沐巩接连“意外身亡”,掌握大权的叔叔沐朝弼自然有了正当理由继承爵位。面对这一局面,嘉靖只能接受现实。因此,在嘉靖三十三年,沐朝弼正式成为第九代黔国公。至于他涉嫌杀害两个侄子的指控,嘉靖并未予以承认。

张居正担任首辅后,云南启动了土地清查工作。当时,除了沐府自己的庄田,他们还从民间农田中抽取15%的收益。卫所屯田实际上已成为沐府的私人粮仓。朝廷每年拨给云南的20万两“边饷”,其中60%由沐府自行支配。这种经济上的依附关系,导致地方官员在调查案件时经常遇到软性抵制。

朝廷在云南的军事体系严重依赖沐家势力,数据显示,云南卫所千户以上军官中,78%都是沐家提拔的。更关键的是,朝廷拨给云南的军饷也要经过沐家重新分配。这种局面导致朝廷在云南的军事和经济都失去了自主权,不得不默许沐家掌控云南。刑部尚书何鳌在私人信件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按律法追究沐家,恐怕会激起云南三十六部族的叛乱。现在云南安定,天下就安定,这正是陛下的深谋远虑。"这段话揭示了朝廷对沐家势力的无奈妥协。

尽管张居正以铁腕手段推进改革,隆庆六年,他下令将沐朝弼押往南京囚禁,彻底瓦解了沐氏家族的权势。最终,沐朝弼因罪行被剥夺爵位,终身监禁直至去世。然而,沐朝弼的儿子沐昌祚依然继承了第十代黔国公的爵位,延续了家族的部分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