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不愿买墓地,而是花几十万买小区放骨灰盒?原因很现实

斌斌酱 2023-04-05 12:43:14

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塘镇,一处16栋楼房的建筑,占地面积5公顷,超过3000户,它不是供活人居住的,而是专门为死人准备的。

该建筑群外形以白灰色为主,简单,单调,窗户全部为黑色。走进内部一看,每层大概有25个单间,每间面积20~50平米不等。单间里有不同风格的装修,均放置有数量不一的骨灰盒。

从2011年“开盘”至今,该建筑基本售罄,均价从最初的3000多元,涨到现如今的10000多。为了接“地气”,地下室售价最贵,买的人也越多,越往上越便宜,顶层的阁楼反而不好卖。

这是典型的“楼房式祠堂”建筑,目前已经有三千多个家族“搬进来”,摆放超过100000个灵位以及骨灰盒。

在一期的8栋楼房建成时,采用的是销售模式,拥有50年使用权。到二期的8栋时,由于有关部门介入干涉,改成了租赁模式,同样拥有50年使用期限。

不管是销售还是租赁,该建筑都受到了追捧,无论是乡镇人士,还是慕名而来的外地人,都能爽快的花费几万、几十万,买下一个单间为己所用。

随后,再花上几万把屋内装潢一番,把祖先或故人都“请“进去,再在门口悬挂一块“某姓氏祠堂”的牌匾,配上大红花,算是了却了一桩人生大事。

有人不禁有疑问,人死了为何不去统一的公墓,却偏偏要花几十万,在小区买房来放骨灰盒呢?即便不能火葬,流行千年的土葬也是好法子啊?

其实,真实原因很现实。

墓地当今现状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对于今年来说,民间虽有“闰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事恐临门”的说法,但清明是祭祀和悼念祖先及亲人的重要节日,已流传上千年,显然俗语是挡不住人们的哀思之情。

只要谈到祭祀,肯定绕不开殡葬、墓地等话题。活着的人,饱受社会的风吹雨打,成倍的压力,连死的勇气都没有。不少人不禁感叹,物价上涨的时代,连“死亡成本”都呼之欲涨。

想必大多数人在祭祀过程中,看见祖先身处偏僻,环境较差之地,心里难免五味杂陈。为了让先人们更体面,随即萌生了换一个环境的想法。不料,看见墓地的价格,心中又打退堂鼓,只能默默赎罪,让祖先再等等。

我不知道其它城市的公墓行情如何,就以我所居地来看,公墓可不是一般农民能进去的。我居住在临近成都的一个四线城市眉山,总体来看,低于4万的经营性合法公墓福位真的很少。

人活着的时候,饱受人间疾苦,到临死了,就想体面一下。在我们的墓葬理念里,人们向来对墓穴的风水、气势、朝向、环境、位置等有相应期望。

所以,根据需求,墓园建成有树葬、壁葬、鲜花葬、草坪葬、花坛葬、小型艺术墓、家族合葬墓等穴位,供人们选择。

一个理想的墓位,当然是和价格挂钩的,当所有的要求都满足心理需求时,光一个墓位就要好几万,甚至十几万不等。

当然,这是有钱人的选择,对于一般人来说,要想进好一点的墓地,你根本没有选择空间,主动权都在供方,有个位置安置就不错了。

而价格便宜的公墓,普遍较偏僻,墓位也处于角落、墙边和洼地的位置,这些地方光照不强,墓型超小,还多为树葬墓、上下墓及壁葬墓等。总体概括就是:偏、差、小、远、挤。

以我当地的一所公墓来看,热销的一款墓位标价30800元,面积只有0.7平米,为南北朝向的双墓穴。1平米左右的要65800元,有一款1.7平米的售价达到118800元。

我对比了一家位于成都的公墓,就以一平米来说,一般的价格在6万左右,中等12万起,更好的则需要20万以上,甚至还有上百万的。

更为惊讶的是,很多墓地供不应求,还不能立马有位置,是需要排号等待的。试问,人都走了,因为墓地的问题,还要叫人等一等再死吗?

当我从我国人口配比来看,我就不惊讶的,因为在14亿人口中,有9亿多人都居住在城镇,有2.6亿多人属于60岁以上老人,人多墓少,墓地自然抢手,价格也会水涨船高。

就拿这位福建省永安县的网友为例,他表示永安的墓地涨疯了,他买有两块墓地,第一块八十年代买的200块,第二块2010年买的不到3万,2019年再想买一块,价格就飙升到了6万。

这是内地墓地现状,再结合现实来看,就明白为何人死了不去公墓,却偏偏要花几十万,在小区买房来放骨灰盒了。主要原因来源于以下三个。

原因一:对比房子和墓地的价格,人们更偏向于房子

就以我所在的东坡故里眉山为例,一个一平米的墓位要价6.58万,低于一平米的普遍在3万左右。总体还要看位置,墓位越好,价格自然越高。

在来看看眉山房价,目前新房均价维持在7100元一平,二手一平米不到5800元。同比换算下,买一块不到一平的墓地,相当于能买5~10平米房子了。

如果同样按一平米算,一块墓地的价格,就能在准一线城市买一平米房子。而一些一线城市的墓地更贵,在那里买一块几十上百万的墓地,还不如回老家县城买一套一百多平的房子。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塘镇的“楼房式祠堂”之所以卖得好,就是价格便宜。一个20~50平米的单间,只要3000~7000元一平,总体也才6万至35万不等,自然会吸引一线城市的人群来抢购。

另外,中塘镇也得益于集中安置骨灰的做法,圣人孔子提到:死,葬之以,祭之以礼,在我们的祭祀礼节中,缅怀先祖是必须做的。这时,我们买一间房子,建一个祠堂,把先祖们都放进去,也算是祖上光荣,让人羡慕了。

试问,一个不到两平米的墓位,能把整个家族都安置进去吗?

原因二:墓地和房屋的使用性质不同,房子可操作性强

一些人为了方便,在城市里花费十几万,购买了一块小小的墓地,没想到自己只是拥有了这块墓地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因为公墓属于国有土地,不能自己卖,也不能自己租赁。

墓地产权很短,基本上为20年一个周期,20年后到期了,想继续使用的话,就要续费。如果一次交不上,就要每年按时缴纳管理费。

当哪一年没有及时缴纳管理费,管理方没联系上你时,管理方就有权收回墓位重新售卖。届时,他才不仁慈,墓碑重建,里边先祖的骨灰都可能被倒在花坛中。

试想,如今的独生子女较多,到一定年龄后,最多就要承受四个老人的墓地费用。假如一个老人5万,四个就是20万,一方面要供墓地,另一方面还要养家糊口,住房、教育、医疗,车贷、房贷、信用贷,各种开支,后辈的压力将非常大。

而房子不同,虽然也没有所有权,但我们能使用的产权是70年。到70年后,若还想要居住,只需缴纳一定税额就行。在现实中,还没有房子能持续居住70年的。

在房子的产权年限里,我们就是这套房子的主人,想卖就卖,想租就租。不会像墓地一样,花费了十几万,就“砸”在自己手里了,只能使用,不能交易。

而且,房子可操作性更强,不想放骨灰了,还可以重新装修一遍,要么卖,要么租,也许随着房价上涨,还能变现赚一笔。

因此,有人在墓地的20年和房子的70年之间做了权衡,选择了空间更广的房子来安放骨灰盒。

原因三:这是目前社会发展的现状

随着各地推行殡葬改革,加上专家建议,土葬逐渐变为火葬。在改革和发展的推动下,一些村镇的农用土地被征收为工业用地,导致大量的土坟需要外迁,这些都是村村户户的祖坟,是必须要妥善安置的。

从以往的拆迁来看,关于祖坟安置的问题,村民们和相关部门衍生了很多矛盾。其中之一就是公墓问题,由于地段、位置、风水、环境等不同,一些村民的祖坟肯定安排不好,如果要想好,就要付钱自己选位置,一想到要花钱,价格太贵,还不完美,村民肯定不干了。

而且,一个墓位普遍是双穴墓,一些先祖不止两位,墓位就需要多个,村民也负担不起。最后,只能牵头修建公益性骨灰堂,天津中塘镇就是鲜明的例子,不过后来逐渐变为盈利了。

对于房子来说,可以按自己的风格装修,自己买一个独立的单间做宗祠,一面墙就能把整个家族和先祖放进去,祭拜也方便,还不用到处跑。

在我们的传统礼仪上,老祖宗可不能丢!关于安葬的问题,事情一般都会有处理,不然是会闹出人命的。

所以,权衡之下,还不如买一套房子来放骨灰盒。

买房放骨灰盒合法吗?

根据《殡葬管理条例》第一章第四条规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应当实行火葬;暂不具备条件实行火葬的地区,允许土葬。

意思为城镇人口基本都是火葬,都是要进公墓的,除非家人不想,带着骨灰供在家里。

而在《殡葬管理条例》第一章第五条规定:在实行火葬的地区,国家提倡以骨灰寄存的方式以及其他不占或者少占土地的方式处理骨灰。

而在禁止建造坟墓的地区里,没有提到房屋建筑和小区,意思为在房子里放置骨灰盒是不违反规定的。

不过,涉及到公序良俗问题,在小区房子里放置骨灰盒,是对其它业主不道德的体现,可能会滋生较大矛盾。

如果在你身边真遇到了这类事情,首先应该向业主反映,能协商处理最好。不然就联合其他业主向物业反映,给物业施压,不然就闹事,想必能有一个妥善的处理结果。

最后

关于在房子里摆放骨灰盒的问题,很多地方都有效仿,比如上海崇明、江苏启东、福建南平等,他们的理由出奇一致:市区公墓太贵,实在买不起,还不如房子划算。

就像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塘镇一样,16栋的建筑里已经迎来了3000多个家族,多达100000个骨灰盒。换个角度想,一个不到5公顷的地界,就有这么多人挤进来,殡葬行业是有多暴利?

因此,能土葬的尽量土葬,对于专家说土葬污染环境一说,想必是他们坐在办公室里夸大奇谈的。也许走到现实中去深入了解后,才知火葬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是一件多么奢侈的问题。

0 阅读: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