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网上表达负面情绪呢?主要谈谈这三个方面的原因

斌斌酱 2023-03-22 07:31:19

为什么感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网上表达负面情绪呢?我想说,有三座大山始终是硬伤,不过,我主要谈谈这三个方面的原因。

在我们国人面前,住房、医疗和教育,永远是扛在肩上的三座大山。这种残酷的现实,谁也改变不了,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自然让人产生很多负面情绪。

在这里,我姑且不谈这三座大山,而是围绕我身边的案例来谈谈以下三个原因。

1、网络是压力释放的好选择

人有七情六欲,负面情绪也是自己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相信大多数人面对家人时,碍于脸面,都不轻易宣发,此时积怨的情绪该怎么办呢?

网络就是自己的一个泄愤池,在这里大家互不相识,不必在乎面子,都能把自己埋在心中的苦衷和遭遇全部抖出来。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每个人每周平均上网时间约30个小时。

如果再把每周的30个小时平均到每天,相当于每天有4.28个小时用于网上冲浪。这个时间,可能比陪伴家人的还要多。

因为在各种压力压身的生存环境下,很多人生活中遇到的烦心琐事,怕家人不理解,只能在网络上表达出来。

网络上和我们相同遭遇的人有很多,肯定会迎来共鸣。如果遇到一些难题,在群力群策下,还能得到一些解决办法,算是一种不错的情感宣泄方式。

我不知道其它人作何感想,反正我情绪不好时,就喜欢抱着手机刷视频。虽然一些视频不精彩,但自古评论区出人才,翻看着一些精辟评论,我心中的阴霾就能散去不少。

还有,当一些美好的报道有悖现实情况时,就会迎来大波人的吐槽。比如近日报道的浙江义乌95后夜市夫妻档日收入大概9000块的事情,就迎来了很多人的“共鸣”。

这是广大基层网民扎在一线最真实的心声,很多人说,要不是我做过,我差点就信了。你也不想想,一个晚上就要卖出去500斤土豆和250斤豆腐,光靠两个人现实吗?

像这样的事情看多了,负面情绪自然就不少。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个世界,还是需要这样的正能量来作正确引导的。

2、社会上的失信人越来越多

在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上可以看到,截止2023年3月21日,公布中的失信被执行人高达8056562个。

800多万人是什么概念,这么说吧,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相当于一年中84%的人是失信人,这比例够大了吧。

再看一个数据,截止3月20日,2023年全国法院执行案件363万多件,结案207万,意味着还有160万左右存在潜在的失信人。

的确,三年疫情的折腾,把不少人压垮了,尤其是实体业,被直播摧枯拉朽般地按在地下摩擦。喘不过气的,就踏入了失信群体,这谁愿意了?

拿我妹夫来说,他是搞软件工程的,自从疫情全面放开后,他就拿着不到两千的底薪居家了,到现在快小半年了,原因是公司没有好项目,无法动工。

我一个不到两岁的外甥女,平时由她外婆照看着,妹夫在家打下手,我妹在县人民医院上班,由于各种原因,连今年一月份的工资都没发。一家老小要吃饭,要生活,还身居成都周边,一家人没有负面情绪是假的。

疫情期间,很多人说熬过去就好了,现在疫情放开了,很多人反而待业或失业了。这是因为很多小企业支撑不住了,资金链跟不上,即便曙光就在眼前,也回天乏术了。难道他们没有负面情绪?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主要经济体的失业率为5.6%,这是比疫情全面放开前两个月还要高0.1%的,这就是血淋淋的现实。

所以,在这800多万失信人中,很多人都是迫不得已的。要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没事找事,成为失信人,生活还被各种限制,心中没牢骚才怪了。

3、我国的抑郁症患者高达9500万

根据《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抑郁症患者高达9500万,在每年约有28万自杀的人群中,超过40%的人来自抑郁。

从数据中不难看出,我国14亿人中,拉进到现实,意味着身边的15人就有1人有抑郁症。这就是人们面对负面情绪,得不到有效宣泄,压抑在心中的结果。

根据中国网民抑郁症调查报告的进一步显示,当一个人长期积压有负面情绪时,47%的人选择自己消化,把低落感压在心底,不告诉身边人,等着爆发那一天。这就是人性。

终其原因,引发抑郁的因素有很多,情绪压力和家庭关系占大头,家庭是生活所盼,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带来情绪波动,而人很难掌控情绪,偏离后就容易抑郁。

其次是生活和工作的变化,比如疾病来袭,生活困难,缺乏家人关心,工作调整,失去工作等,这是社会环境带来的抑郁。

就好比我身边的案例。

原来我和一个同事竞争一个主任岗位,由于我是跨部门竞聘,难度不小,最终输给了他。我倒觉得没什么,就当我历练了,没准下次能成。虽然他成功了,不过他也成功抑郁了。

该同事原来只是一个工段组长,他晋升为主任后,要管理四个工段。职责不同了,工作思路就不能按一个工段的手段来管理了。刚接触前期,很明显的看出,他忙得不可开交,应接不暇。

一段时间后,他开始力不从心,当某个工段出现小问题,再到会议上被领导点评后,他就很自责,然后把错误放大,并全压在自己身上,整天愁眉苦脸的。

平时,我们和他接触时,全听他诉苦和抱怨,他总觉得是自己没做好,结果不该这样的。即便我们再三疏导,想必他也没听进去多少。

结果,出事了。突然有一天,他没来上班,没请假,也没通知。最后,从他媳妇那里才得知,他待在家里不敢出门了,原因是怕见到熟人。

后来,公司派人疏导他,并给他放长假。在之后,他就回老家换个环境散心去了,并连续吃了一个月的抑郁药。

在放假40天左右,他回来了,考虑到他的情况,公司决定留薪调岗处理,算是仁至义尽了。

这是照进现实的抑郁,负面情绪是造成抑郁的主要原因之一,面对9000多万的抑郁人群,自然会在网上看到很多表达的负面情绪了。

总的来说

造成负面情绪的原因有很多,加上生活压力越来越多,社会越来越卷,人会变得很脆弱。这时,我们在网上发下牢骚怎么了?

根据真实的调查,我国大概有6亿人每个月收入不到1000元,同时,大概有2亿人属于灵活就业者,试问,这6至8亿人就没有负面情绪吗?

再来说说农村,大概有5亿人身居农村,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小孩,他们劳动能力弱,全凭双手干活过日子。有的老人八九十岁了还扑在农田里折腾,难道他们就不该有负面情绪吗?

总之,有负面情绪时,适当的表达出来是好事,别整天憋在心里,最终落下一身疾病,那才是坏事。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