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始前大家先回忆一下,往年的大热天外面温度非常高,自身的温度也高,但很多人肚脐周围却是寒凉的。特别是久坐空调房、饮用冷食之后,小腹常有凉意。这就是夏季的一个特点"外热内寒",人体阳气趋于体表,内脏反而容易受凉。今天,木子来简单讲讲肚脐。
一、肚脐是夏季的调节核心,需要特别关注
肚脐在传统养 生范畴内被当作先天根脉,它是人体一处能够清晰见到的特别通道。在胎儿阶段依赖脐带获取营养,进入成年阶段后依旧和脏腑维持着密切关联。现代通过观察可见,肚脐周边遍布着众多血管,存在神经末梢,合理地给予按揉,便可以对整体状况起到作用。
衣着比较单薄的时候,空调吹出的冷风,以及那些寒凉的饮食,通过脐周而对体内产生影响,进而引发脾胃虚寒、腹胀泄泻之类的问题。
胃肠、肝肾等重要脏器,皆聚于腹部,肚脐为关键的交汇之处,它与消化吸收及代谢循环紧密地相连;其实肚脐扮演着较为独特的角色,它调控着腹部诸多脏器的功能运转。
传统养 生强调“春夏养阳”,这里乃是先天之能汇聚之处,适度地进行激发,能够有助于阳气的生 发,从而调养外热内寒这种失衡的状态。
二、通顺腹部调节网络的多重调养效果
调节腹部寒凉:
脐周的脂肪比较薄,很容易积聚寒气,而按揉时所产生的那种温热的感觉,能够促使局部的气血更好地运行起来。
感受:持续三天后,饮用温水时能感到暖意渐生,手足发凉有所舒缓。
调养脾胃功能:
现代生活中,久坐且少动的情况容易导致胃肠运行迟缓。柔和地进行按揉操作,能够通过神经反射来促使胃肠蠕动,进而舒缓饭后出现的腹胀问题以及消化方面的迟滞现象。
操作要点:餐后一小时进行,配合深长呼吸。
推动水液代谢:
夜间代谢趋缓,这易致水湿停滞。晨起的时候,轻轻地按揉脐下的这个区域,稍微用力一些,它便能够有力地激发肾气,并且还能进而推动水液的运化。
调节表现:持续操作一周,晨起面部浮肿与下肢胀感逐渐减轻。
调节情志压力:
焦虑的时候,人们常常会不自觉地,按抚自己的腹部,这是身体的一种自我调节反应。有规律地按揉腹部,可以平衡人体的气机,从而舒缓因压力而导致的胸闷以及食欲失调等问题。
三、操作要点
准备动作:平躺或端坐,放松腹部肌群,双掌相搓至温热。
标准手法(如图示):
食指轻点脐中,余指呈弧形轻提脐周
顺时针缓慢提按,每方位停留三秒
力度以皮肤微红、无痛感为度
不能抠肚脐里的泥,会导致腹部疼痛
四、注意事项
孕妇、空腹,腹部术后未愈、皮肤破溃者不适合。
当掌心暖意通达腹部时,身体自会以更轻盈的状态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