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脑梗死后康复期,日常生活一定要牢记这10点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功能症状的疾病。

该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疾病特点。很多脑梗死患者最后遗留后遗症,严重影响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脑梗死患者康复期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的方式,包括生活规律、饮食健康、合理运动,按时服药等。特别注意.对于肢体功能受损的患者,坚持早期康复,比如脑梗死后前三个月的康复锻炼效果是最好的。

以下总结患者康复期在家要牢记的10点内容:↓↓↓

1、饮食健康

按照多品种、适量与荤素搭配的饮食原则,安排好一日三餐的食物,坚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暴饮食,多吃那些对脑梗死有益的食物。据报道,如牛奶、鱼肉、黄豆、豆豉、花生、大蒜、洋葱草莓等对预防血栓是有益的。注意:低盐指每日摄入食盐<5g,低脂指每日摄入油脂<25g。

2、饮水充足

建议每日正常饮水量应达2000~2500毫升,因为老年人在不同程度上其血液具有浓、粘、聚、凝的特点,多饮水有利于降低粘度,减少脑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但是要注意:有心脏病的患者、肢体有水肿的人群应限制饮水量,避免增加心脏的负荷而诱发心力衰竭。

3、戒烟限酒

烟酒可引起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加剧动脉血管硬化,引起全身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影响睡眠,不利于脑梗死患者康复。尤其是吸烟,尽早戒烟有益健康。

4、劳逸结合

有些患者因为脑梗死后症状不明显就不重视,如果用脑要过度,不注意休息,也会因疲劳而再次诱发脑中风,往往再次脑梗的病情较第一次脑梗死严重。所以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减压,避免过度劳累。

5、生活规律

临床上,相对来说年轻的脑梗死患者大多生活工作不规律,因为不规律的生活会引起身体代谢紊乱,诱发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并且能促进血栓形成,诱发脑梗死的发病率。

6、忌饭后就睡

身体在饱饭后血液会聚集于胃肠,以助消化器官的血供,帮助消化,但脑部血供就会相对减少,同时吃过饭就睡,血压下降,可使脑部血供进一步减少,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诱发脑梗死。因此,最好饭后至少1小时后再睡。

7、改变体位要缓慢

脑血栓形成往往发生于夜间,尤其是上厕所时刻,所以夜间入厕时一定要清醒后,缓慢起床。其实,平时做家务也要注意体位变化不要太快,以免引起脑部缺血而出现头晕头昏不适。

8、注意天气变化

脑梗死一般好发于秋冬季,因为天气寒冷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容易引起脑血管病。老年人对天气的适应能力弱,过冷过热皆可使血粘度增加,诱发脑中风,因此,气温变化骤冷骤热时一定要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加测血压情况。

9、控制体重

肥胖会引起血脂代谢异,加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栓、斑块,增加脑梗死发病率,日常可通过饮食+运动,可以消耗体内过多脂肪,以降低血脂并减少脑中风危险性。但老年人运动一定要注意安全,运动前则里血压,若血压过高,>180/110mmHg,或感觉头晕乏力不适,要暂停运动。

10、按时服药

脑梗死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有密切的关系,按医嘱正确服药,避免随意更换或增减药物,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的稳定可以有效降低脑梗死的风险。

脑梗死出院后康复期必须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积极采取有利的措施,避免脑梗死再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