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文献:
《中华肝脏病杂志》2024年《肝脏疾病与全身健康关联性研究》
《中国口腔医学研究》2023年《口腔症状与内脏疾病相关性分析》
《亚太肝病学杂志》2025年《肝病早期筛查与健康管理指南》

肝脏,是人体的“沉默英雄”。
它每天默默承担着解毒、代谢、储存能量等500多项任务,却从不喊疼喊累——因为肝脏没有痛觉神经!
等到它“撑不住”发出信号时,往往问题已经很严重。
你可能想不到,这个“哑巴器官”的求救信号,竟然会通过牙齿传递出来。

最近一位40岁的张先生就深有体会。他常年应酬喝酒,半年前开始频繁牙龈出血,牙齿还莫名松动。
他以为是牙周炎,结果洗牙、吃药都不见好。直到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进一步检查才确诊为肝硬化。
医生一句话点醒他:“牙齿早就提醒你了,只是你没听懂。”

刷牙时牙龈出血,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上火了”或“牙刷太硬”。
但如果你总是出血止不住,甚至轻轻一碰就渗血,这可能不是简单的口腔问题。
肝脏和牙龈的关系:
肝脏是人体凝血因子的“生产车间”,像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等关键成分都由它合成。一旦肝脏受损,这些因子产量骤减,血液就像“掺了水的胶水”,凝固能力大打折扣。
牙龈布满毛细血管,本就脆弱,这时候稍受刺激就会血流不止。

更危险的是,肝硬化患者常伴随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被过度破坏。
血小板是止血的“急救员”,数量不足时,牙龈出血会更频繁,甚至出现皮肤瘀斑、流鼻血。
专家提醒:若牙龈出血伴随乏力、食欲差、皮肤发黄,建议尽快查肝功!

老李最近发现吃饭时门牙晃得厉害,他以为年纪大了自然掉牙,结果检查发现牙槽骨严重萎缩。
医生追问病史才发现,他患有脂肪肝多年,维生素D水平极低。
背后的科学逻辑:
肝脏负责将食物中的维生素D转化为活性形式,促进钙吸收。肝不好时,钙吸收受阻,牙槽骨就像“被虫蛀的木头”,日渐疏松,牙齿自然根基不稳。
肝病引发的激素紊乱(如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加速骨质流失,进一步加剧牙齿松动。

一个冷知识:
牙周炎也会导致牙齿松动,但肝病引起的松动往往伴随全身症状,比如关节痛、易骨折,千万别混为一谈!
三、牙齿变黄:不只是咖啡喝多了很多人觉得牙齿变黄是因为抽烟、喝茶,但如果你每天认真刷牙,牙齿还是快速变黄,甚至呈现灰黑色,就要警惕肝脏问题。

肝脏的“排污系统”瘫痪:
健康肝脏能高效代谢胆红素(一种黄色毒素)。当肝功能下降,胆红素在血液中堆积,让皮肤和眼白发黄(黄疸),还会沉积在牙釉质中,让牙齿“锈迹斑斑”。
更麻烦的是,肝病会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干燥,细菌滋生,进一步加速牙齿着色和蛀牙。

真实案例:
28岁的小王长期熬夜,牙齿逐渐变黄,她尝试各种美白牙膏无效,最终查出药物性肝损伤。原来她长期服用美白丸,其中不明成分让肝脏“中毒”了!

口臭像臭鸡蛋:肝病导致蛋氨酸分解异常,产生大量氨气和硫化物,呼气自带“腐烂味”。
舌苔厚腻有齿痕:肝脏解毒能力下降,湿气毒素淤积,舌头肿大会被牙齿挤压出齿痕。
反复口腔溃疡:肝火旺盛、免疫力下降,口腔黏膜修复能力变差。

限酒戒酒:男性每天酒精摄入别超过25克(约1瓶啤酒),女性减半。
控制体重:腰围别超标(男>90cm,女>85cm),脂肪肝是“沉默杀手”。
谨慎用药:连吃感冒药也别超一周,中药何首乌、土三七可能伤肝。
定期筛查:乙肝携带者每3-6个月查肝功,普通人每年体检别漏了腹部B超。

肝脏不会说话,但它会通过牙齿、皮肤、眼睛甚至情绪发出求救信号。下次刷牙时,不妨多看一眼镜子:牙龈是否红肿?牙齿是否稳固?颜色是否正常?这些细节可能是肝脏在“呐喊”。

早发现早干预,肝硬化、肝癌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护肝就是护命,从今天起,和你的肝脏并肩作战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