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管宏业
人间最美四月天,空气中弥漫着七里香的芬芳。常熟市东南侧,郁郁葱葱的水杉环绕着一大片银灰色的建筑群,倒映在人工湖的碧波中,与30余条模拟中国路况的测试跑道形成奇妙对照。
这里是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IEM by TOYOTA),这座花园工厂以绿水环绕的生态设计致敬江南风骨,当工程师们穿过开满蔷薇的连廊走向实验室,打开的是一幅丰田汽车在中国智能电动化未来的华美画卷。
植树·育人
业内周知,丰田汽车“爱”种树。自2001年以来,仅在河北丰宁累计植树超600万棵,在沙化土地上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而在IEM by TOYOTA大门侧,也有一棵12年前丰田章男亲手种下的樱花树。
2011年,丰田汽车研发中心(TMEC)正式奠基,由此承载起混动技术国产化的使命,是丰田海外规模最大的研发中心。
开业前夕,丰田章男前来视察,不仅亲自体验了刚刚落成的测试赛道,更留下了对研发中心的期许。“中国的道路,造就适合中国的汽车,这一切都需要由IEM(现地研发)的人来推进!“
近14年来,那棵樱花树已参天而立,而位于常熟的这片土地,也随着时间发展壮大,能够独当一面,“打造适合中国的汽车”了。

从TMEC到IEM,丰田中国研发中心的角色从技术适配者转向创新引领者。2023年,丰田将原本分散在中国各地的一汽丰田研发、广汽丰田研发、比亚迪丰田研发,与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进行整合,构建中国独立的研发体制。将研发的决策权从日本本土移转至中国本土,构建起“One R&D”研发体制,目标直指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技术及全路径电动化(BEV、PHEV、HEV、FCEV)的本土化研发。
2019年,丰田章男在拜访清华大学时谈道:“路,造就了汽车”,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信条。正如日本的道路环境适应小排量和轻型车,而中国和美国这样的国家,更青睐中大型车和SUV。他深信,全球汽车业正在经历一次颠覆性变革,巨变中,中国很快就会成为全球汽车业的领头羊。

汽车是道路造就的,但最终要由人来制造。为了制造出真正意义上适合中国道路的汽车,就必须在中国建立研发基地,这是一开始就明确了的事。
在“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原名为丰田汽车研发中心)”的奠基仪式上,丰田章男说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希望有一天,能够驾驶由中国工程师主导开发的车型!”
人字旁的本地化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丰田章男的期待,于不断落实中照进现实。
2025年上海车展前夕,丰田中国在常熟举办技术空间活动,对全新升级的本土化战略做了深度诠释。不止限于产品、技术的全面焕新,更醒目的标识是:“人”——通过“人”的变革,实现针对中国商品研发的彻底本土化。
不同于诸多车企,在日本丰田一直执行着“主查制度”(CE Chief Engineer),CE是车辆研发的责任人,负责从商品企划到研发/生产/销售等一切内容。这一制度让研发团队拥有更多权限,能够更好地根据消费者需求造车。

基于“以商品与地域为中心的经营”的理念,丰田在继承日本丰田CE制度的基础上,更推出了在中国进化出的中国首席工程师(RCE)体制。其核心看点在于:由中国人担任车辆开发负责人,让充分了解中国市场环境与消费需求变化的年轻工程师拥有更大的权限,研发全新产品,实现“Best in Town”。
丰田中国总经理李晖在上海车展发布会上表示:
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领先市场,要造出真正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就必须要用“中国人的头脑和方法”。
这是丰田今后必须执行的方针。不同于以往,RCE负责的不仅是科研性开发,还要前往经销店现场沟通,了解客户的喜好和想法。也就是说,RCE要对车型从研发到销售整体负责。

▲丰田中国总经理 李晖
实际上,RCE已经有拿得出手的佳作。铂智3X就是由熟知中国汽车文化的RCE主导研发的BEV车型,给丰田电动化注入不一样的生机。上市一个月时间里,大定达到15000台,创下了丰田电动车销售纪录。热烈的正向反馈给了丰田愈发坚定的信心。
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技术研发分公司总经理、bZ5中国首席工程师王君华谈到,RCE制度有两大优势:其一,他们更理解丰田DNA“安全、安心、品质”的核心要素,同时,他们以中国消费者的身份,也会更理解市场。其二:RCE制度主导下的本土化研发,不再需要通过日本去反馈确认,在中国就可以判定、决策,大幅缩短开发周期。
继铂智3X后,下一款本土化开发的铂智车型,铂智7已整装待发。其中国首席工程师叶志辉谈到他的开发理念,核心就是“做自己”。我们学习了不少市场上的优秀案例,但随着越学习越发现,我们不是为了成为市场上的某某某,而是要做自己,做新能源时代的新丰田。”
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介绍,从丰田会长、佐藤社长、到中嶋副社长一致认为,“中国的车型开发,可以面向中国市场采取最特别的标准来进行。”为此,丰田会把全球的一些标准整体提升,采取中国标准执行。

▲丰田中国董事长 上田达郎
“目前的技术研发远超规划,尤其是智能化和氢能的应用,可以说中国已经走在了全球的最前端”,丰田汽车副社长中嶋裕树诚挚地说:“丰田是拿出真的本事来做出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

▲丰田汽车副社长 中嶋裕树
与“植树”相对应,丰田中国的另一个“爱好”是:育人。在正式本地化生产前,
上世纪90年代,丰田在沈阳成立“中国汽车工业丰田金杯技工培训中心”,为产业输送急需的中高级技工人才,体现了“先扎根,后发展”的战略。
远不止丰田金杯,丰田在华“育人”的实践不仅是技术输出,更是价值观与管理哲学的渗透。其成功实践表明:企业的全球化不仅是产品与资本的流动,更是文化与人才的深度交融。

也正是基于过去三十余载“育人”哲学,以及由此积累的丰厚人才储备,丰田汽车成为跨国车企中第一个车型研发全权本土化自完结的汽车公司。
在丰田生产方式TPS中,有一条被广为实践的准则:人字旁的自动化,“自働化”,其核心在于给机器赋能并强调人的关键作用;在中国,人字旁的本土化,已成为丰田中国在继承中创新的独门利器。
制造更好的汽车
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丰田展台前人头攒动,镁光灯与惊叹声交织,智能SUV铂智3X、跨界车bZ5与旗舰轿车铂智7,被视作丰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定义”转型的标识。初获成功的铂智3X,不仅意味着“大象”已学会用中国思维小步快跑,也表征了丰田中国的电动化战略迈进了新时代。

丰田中国总经理李晖将之形容为:从1.0时代到2.0时代的升维。
“bZ作为丰田纯电动专属系列,从第一款车铂智4X导入,开始了丰田纯电动的历程。“李晖以他的切身观察介绍,伴随着中国电动化进程,丰田始终在学习。而让他感触最深的是:丰田放下了身段,以一个虚心学习者的态度来向合作伙伴、竞品学习。
“学习其实不是想成为他们,而是想在新的电动化时代下,让丰田汽车能够持续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才是丰田学习的真谛。”
”如果说当初的铂智4X叫丰田电动车的1.0时代,那么现在以铂智3X,bZ5,以及铂智7为代表的车型,则对应了2.0时代。“李晖说道。

这实际上也高度概括出丰田电动车的开发历程。2021年,基于全球化标准,丰田独自开发的铂智4X全球首发,这被认为是丰田电动车的起始元年。但很快丰田就意识到,在智能电动领域,中国需求与全球标准已经不能兼容。有必要将中国市场的需求定义权下放。RCE由此诞生。李晖说:“他们既掌握中国市场变化、了解客户需求,同时深谙丰田理念、丰田DNA(安全安心、品质可靠)。通过他们将丰田基因与中国先进技术和科技相结合,进而创造出铂智3X、bZ5、铂智7这些全新的BEV车型。由此进入了丰田纯电动车的2.0的时代。”

在李晖的愿景里,还有更为辽阔的3.0时代。“通过本土化研发实现技术储备与升级,进而反哺全球,为全球丰田、雷克萨斯的电动化转型提供帮助,这是我们期待的纯电动车3.0时代。”
如果说丰田的纯电动车是不按常理出牌,那在高性能车领域,则完全是逆向思维出牌。
2024年6月26日,上海,40℃的高温炙烤着赛道,68岁的丰田章男——这位身兼丰田会长、首席试车手与Morizo赛车手的狂热车迷——驾驶GR Yaris冲入弯道。与丰田传统的“量产车衍生赛事版”路径截然不同,GR Yaris的诞生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反叛”。它基于WRC赛事需求反向研发,在常熟的赛道上,这台“暴力小钢炮”以近乎野蛮的姿态撕开路面,副驾体验者紧握扶手惊呼:“这不是驾驶,这是贴地飞行。”

丰田章男对驾驶的热爱可谓狂热,2021年他在日本赛道试驾GR Yaris时曾冲入土堆,车辆四轮朝天,车内人员安然无恙。这种“把车开坏”的勇气,被提炼为GR部门的研发信条——“谢谢你,把它开坏了”。工程师通过极端测试暴露缺陷,再以赛道数据迭代量产车,形成闭环。
在常熟研发中心,丰田针对中国市场需求提供了“两极”解决方案——既要满足新能源时代的环保焦虑,也要回应年轻群体对纯粹驾驶乐趣的渴望。
本地化战略的“发球手”
上海车展前夕,两则车展之外的新闻,引发了行业高度关注。
4月22日,上海市政府与丰田汽车公司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丰田汽车独资设立的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生产公司在上海市金山区正式落地。此次丰田汽车与上海的合作,不仅有整车生产,还包括产业链上下游、智能驾驶、氢能、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物流及供应链等领域。

“丰田雷克萨斯宣布落户金山后,我们的咨询电话整日不断,每天都接待六七批次客户,很多都来自宁波、苏州、常熟等汽车产业链重要城市,都想寻找与丰田合作的机会。”上海新金山工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彭喜军告诉媒体。
如果以1964年丰田引进中国首款车型皇冠为起点,丰田在华已走过了60个春秋。那么从2025年开始,丰田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甲子。而新的60年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基于“Best In Town”理念,本土化变革推进中国丰田事业的再次进阶。
今年年初,丰田中国在管理体制上做了调整,董长征担任副董事长,李辉担任总经理,这两个职位都是中国丰田发展史上首次由中国人担当这样的高职位。
丰田章男近期在到访中国后,也与丰田中国员工也做了交流,在社内称作“章男塾”。面对丰田员工关于本地化的一些问题,他的要求是,本地化应该由本地的员工自己去讲,这是对中国员工的要求和责任。
在笔者看来,不同于部分跨国车企倒逼催生的本地化,丰田中国的本地化进程体现出两个差异性优势:

第一,前瞻。早在14年前,丰田章男就提出:希望有一天能驾驶由中国工程师主导开发的车型;2025年,以进入2.0时代的bZ电动车为代表让愿望成真。
第二:彻底。在商品端,今年3月上市的铂智3X,揭开了丰田在华电动车本土化自完结的序幕;而以李晖就任总经理为标识,则意味着丰田进入了“中国人造中国车”又一个战略高地。
特别是李晖的就任,意味着丰田汽车的中国战略真正甩脱了跨国车企以往“中国基地、中国市场”的定位局限,不再将中国视为“执行总部策略的分支”,而是强调“彻底成为本地企业”,通过本地研发、供应链、人才实现共生共赢,从单向输入实现双向赋能。
在李晖身上充分折射出中国洞察与丰田基因的双重融合:数十年职业生涯积累的丰田内部信任,使他能更高效推动跨部门协作;历任广汽丰田中方一把手、雷克萨斯中国总经理,在“快与慢”、“变与不变”间精准把控节奏,不刻意追求,反而水到渠成,体现出高超的战略平衡力;同时兼具对丰田企业哲学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中国消费者的敏锐洞察。

责任不同,使命更大,摆在李晖面前的挑战也更大。不同于以往只是聚焦销售与品牌,李晖将深度介入产品研发、供应链本地化及市场定位,构建“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管理体系。此外,凭借本土管理者身份,与丰田总部包括丰田章男高频直接对话,同时推动全球车型,例如全球首秀的雷克萨斯全新一代ES等,更加契合中国消费者需求。
李晖坦言,接任丰田中国总经理,“对本人来说是使命和职责兼顾,建立在以往的经验积累上,有很多‘想做的事情’。”
在笔者看来,作为跨国车企中首位本土土生土长的总经理,李晖的角色将不仅是“接球手”执行总部战略,更是“发球员”,主动输出中国市场创新与需求。他的就任引领了跨国车企在华管理模式的范式转变——从“总部代理人”转型为“本土创新引擎”,以中国市场的深度本地化为支点,撬动丰田全球战略升级。
人汽观察:熟悉的丰田,陌生的革命
从TMEC到IEM,从普锐斯到bZ 3.0时代,从丰宁植树到RCE体制,丰田在中国的60年恰是一部“传承与进化”的教科书。其核心逻辑在于:以东方哲学的“长期主义”为根,以本土化创新的“现代化”为叶,在智电变革的风暴中,让“中国智慧”定义全球未来。
正如丰田章男种下的那棵樱花树,丰田的本地化已扎根、成林。在一脉相承的颠覆创新中,诠释不一样的“立全球 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