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管宏业 谢媛媛
电动化、智能化倒逼变革,曾以燃油车统治市场的主流豪华车品牌也展露出新气象。
作为汽车发明者,奔驰曾率先推出了溃缩式安全车身、ABS系统等技术,引领了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智电新时代下,奔驰依然在“发明”——通过大力投资技术,致力于做行业中最优秀的电动车产品。
鉴于中国汽车行业在技术创新以及供应链管理上的优势,过去五年里,奔驰对中国本土化的投入达到了105亿元,大幅拓展了本土生产网络和研发实力。
长期投资换来了回报。今年,奔驰对外宣布,将以充足的火力在全球汽车市场发起电动化、智能化攻势。

就在2025上海车展上,奔驰推出了智能电动豪华新篇章:全新CLA。这是新一轮产品攻势的第一车,随后以7款中国专属车型为主角,奔驰即将发起史上最强大的产品攻势。
随着这些中国专属车型一个个打出来,奔驰下一步的王者雄心将更加明晰,那就是以中国之智研,启奔驰全球之新章。
中国速度,反哺全球
奔驰正在以不同于以往的火力在全球汽车市场发起电动智能化攻势,这股火力就是“中国速度”。
过去几年,中国汽车产业凭借快速高效的产品迭代、技术创新以及供应链管理,成为全球汽车引领者,由此引发跨国车企追赶“中国速度”的潮流,奔驰也是其中一员。
过去十年,奔驰不断加大中国本土化投入,包括在北京和上海设立双研发中心、组建中国本土研发团队、推动零部件本地化研发生产……

这让奔驰的技术研发效率和创新性得到大幅提升。近两年,奔驰先后推出了L2+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无图”L2++全场景智驾系统以及全新后排娱乐系统。
正如奔驰首席技术官薛夫铭所说,“导航辅助驾驶从项目启动到正式落地仅用时12个月,全球下一代后排娱乐系统的研发时间仅用了18个月”,可以说是真正实现了“中国速度”。
在这一优势下,奔驰成为首个在国内量产高速NOA的传统豪华品牌、首个匹配启用高通8295旗舰芯片的豪华品牌。
这些顶尖技术助力奔驰推出了目前更智能、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新车型CLA。
基于软硬件解耦设计的MB.OS全新架构,以及采用端到端大模型且针对国内各区域真实交通情况优化的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CLA实现了整车持续OTA升级,以及安全舒适且行车文明的智驾体验。

不仅是用“中国速度”反攻中国,更打算用“中国速度”全球发展。
2024年,奔驰的发展进入到了中国研发,反哺全球的阶段,由中国主导研发的导航、语音控制等功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奔驰董事会主席康林松介绍,过去3年,中国研发中心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过去,很多功能和技术主要是由德国总部的工程师作出决定,但现在很多行动都变成了从中国先开始。比如奔驰最新的泊车功能就交给了中国研发团队,如今正在推向世界。

▲奔驰董事会主席 康林松
奔驰的发展战略也从之前的“在中国,为中国”进阶为“在中国,为全球”,正如康林松所言,“如果能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那么在世界各地的市场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更高”。
成果初显,持续加码
在不久前的上海车展上,奔驰各业务线的高管们集体接受了媒体采访,明确表示奔驰未来的核心方向是加速中国本土研发与本土生产。
这一点已经从行动上有所体现。
在大多数欧洲车企开始削减研发、处理资产、极限降本之际,奔驰却在去年宣布,将对中国追加140亿元投资,“进一步丰富中国的“智造”阵容,提升本土研发实力”。
为了做好中国业务,奔驰高层频繁来华与中国合资公司的人员沟通。薛夫铭在上海车展的采访中就直言,自己今年有相当多的时间待在中国。

▲奔驰董事会成员、首席技术官 薛夫铭
“其实就在三周前,我刚到访过中国。在前后10天时间里,我与我们北京、上海研发团队的工程师们、供应商、合作伙伴们都进行了深度沟通,利用一切机会接触产品,获得第一手的试驾体验。同时,我们还对中国市场的研发流程进行研究和分析“。
持续考察的结果是,总部决定未来将给到中国研发团队更多的资源,以及更多主导权,提升其在中国本土的研发效率,所有成果符合奔驰安全标准的情况下,将放行的权利从德国总部移交到中国研发团队的管理层手上。
要知道,奔驰目前的L2+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无图”L2++全场景智驾系统以及全新后排娱乐系统均出自中国团队之手,已经量产搭载的车道级导航和3D渲染地图甚至成了业内标杆。

这意味着,要想达成在中国电动化转型的目标,必须要借助中国团队输出强有力的中国技术,这成为奔驰放权的原因。
而承担这份转型重任的领导者则是年轻的80后佟欧福。
佟欧福:在坚守中改变
去年12月,奔驰进行了人事调整,宣布由80后佟欧福接棒唐仕凯担任大中华区负责人,同时任命其为董事会成员,这也是奔驰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会成员。

▲奔驰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佟欧福
在此之前,佟欧福一直驻守在奔驰产品策略及规划负责人的岗位,并在任职期间带领团队完成了截止2030年的未来车型阵容规划,有着成熟且前瞻的产品思维。
尽管履历优秀,但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佟欧福还是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和挑战。
近年来,部分新势力品牌凭借快速的技术迭代以及对消费者的把握,在市场上攻城略地,导致一众传统品牌市场份额下滑。
但佟欧福明显有备而来。
对于如何保持奔驰活力、守住用户支持和信赖的问题,佟欧福给出的解法是“中国专属”。

在之前的一次采访中,佟欧福介绍称,“以往提到中国专属,我们可能会说这意味着更长的轴距。但现在,我们秉持‘在中国、为中国’的理念,把中国专属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这个新高度体现在重新思考中国客户的驾驶习惯、体验与期待,比如进一步提升了后排的体验,也体现在根据中国客户的习惯,优化用户界面,比如与行业领先的哔哩哔哩等本土内容供应商进行合作,用户可以在车内享受同级最大的14英寸前排乘客显示屏,感受影院级的体验。
有改变,同时也有坚守。
佟欧福反复强调的一点是,无论未来推出任何创新配置,都将始终坚持“奔驰标准”,“当我们遇到一些新技术时,会稍微冷静一下,思考这样的创新是否符合客户真正的需求、是否做到了以客户为中心。”

在佟欧福看来,中国汽车市场虽然很卷,但同时也能让奔驰保持敏锐、保持投入,不断追求更加卓越的表现。而在中国速度和奔驰标准下,奔驰将会在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继续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