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好用太子参、麦冬等滋腻之品,且每方皆以生姜三片为引的老中医

好用太子参、麦冬、生地、白芍等滋腻之品,且每方皆以生姜三片为引的老中医幼时玩魔方,六个面,六种颜色,六式图案。每一面都需

好用太子参、麦冬、生地、白芍等滋腻之品,且每方皆以生姜三片为引的老中医

幼时玩魔方,六个面,六种颜色,六式图案。每一面都需拼出相同的样式。常常只能拼出一面而其他几面无从入手;亦或,只剩一格,若需完美却需打破全局从头来过。某日闲时,细想治病之道,突有所悟,宛若这魔方之理。

先时曾随一位老中医抄方,其疗效在当地有口皆碑。视其处方,好用太子参、麦冬、生地、白芍等滋腻之品。且每方皆以生姜三片为引,无论何证,尽皆如此。

见一案例:

屈某,男,47岁。上腹隐痛3月余,腹胀,烧心,纳食欠佳,食后打嗝,失眠,大便偏干4~5日一行。西医院曾行相关检查提示:幽门螺杆菌重度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舌红苔白中有裂纹,舌根厚腻,脉细缓。

处方:太子参15克,麦冬15克,百合30克,乌药10克,炒白芍12克,丹参15克,莪术10克,浙贝母15克,黄连6克,姜半夏9克,全瓜蒌30克,枳实15克,蒲公英30克,鸡内金15克,吴茱萸3克,生甘草6克,生姜3片。7剂,水煎服。

此后,患者连续在此处就诊,所述诸症皆以腹中隐痛为主。或兼见大便偏稀,或兼失眠多梦,都在该方的基础上加减。

八诊时,医者翻阅先时的病案,略带兴奋地对旁边的学生说:“这病是好了,你们看,慢性萎缩性胃炎已变为轻度,幽门螺杆菌检查也成阴性了。”此次就诊,患者自言,服药后症状一直在好转。现仅偶有胃胀,大便2~3日一行。舌暗红,苔黄白腻,脉弦缓。

处方:麦冬15克,生地15克,当归12克,炒白芍12克,川楝子10克,丹参10克,浙贝母15克,延胡索15克,五灵脂15克,黄连10克,鸡内金15克,沙参15克,莪术15克,蒲公英30克,吴茱萸3克,枳实3克,生甘草6克,生姜3片。5剂,水煎服。

抄方学习之余,笔者始终在思考患者的舌象和治疗方药。患者就诊多次,舌苔始终厚腻。对于患者而言,或许胃不胀了,肚子不疼了,他就觉得自己病好了。至于舌苔厚腻,他们很少会去在意。然而事实又如何呢?“苔厚腻”就如同魔方中仅剩的一小格,倘若你去调整,大队滋补药累积起来“病愈”的假象就会土崩瓦解;然若放任不管,就如魔方中刺眼的不协调一样,患者的病始终未痊愈。

相似的病案,在高建忠老师笔下,又是这样的结果。

任某,男,62岁。食后胃胀、打嗝三月余,左上腹疼痛,纳欠佳,失眠,便调。曾于西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大。

处方:炒白术9克,青皮9克,陈皮9克,莪术9克,枳实9克,焦山楂12克,炙甘草3克。5剂,水煎服。

二诊:诸症有所好转,舌、脉同前。

处方:姜半夏9克,陈皮9克,茯苓15克,枳实9克,竹茹9克,炒谷、麦芽各15克,炙甘草3克,三七粉(冲服)3克。5剂,水煎服。

三诊:多食胃有不舒,其余诸症已消。

于上方中去炒谷、麦芽,加生白术15克,鸡内金15克,改茯苓为9克。4剂,水煎服。

四诊:饮食不慎胃有不舒,便调。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大。

处方:生白术15克,鸡内金15克,香附9克,干姜6克,黄连3克,炙甘草3克,三七粉(冲服)3克。5剂,水煎服。

五诊:患者高兴地说:“前几天又去做了一次胃镜,医生说已经没什么问题了。我现在胃不疼也不胀了,就是晚上睡不着觉,心里觉得烦,鼻子有点干”。查其舌苔、脉象,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大。

处方:党参9克,炒白术12克,茯苓12克,姜半夏9克,陈皮9克,生龙牡各30克,炙甘草3克。5剂,水煎服。

药后病愈,停药。

笔者问老师:“脉始终弦大,该如何?”

老师答:“脉弦大,主虚主劳,冬季丸剂调补。”

提示: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

评论列表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4
2025-05-01 18:38
中医好历害的老中医.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算不算变态,中医這点做到啦。能天天出來宣传大家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算不算变态呢,这点中医还是做到啦。你要是说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是不对,那他们就会说你不爱国,汉奸等等。这点中医们也做到啦。有那些呢(小和尚、中医是道西医是刀、梦幻、雪尘、390155483、依然像昨天、阳光の微笑、渔樵泛歌我不会、流水无声、wQ、 哆啦A梦、蓝染惣佑介、 人生几何、 观海听潮、 冷℡夜、在梦里、渡我、 用户15xxx53、梵醒、AAA、吴国明、 帅蛤蟆、没有昵称)。 (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