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政府招录公职人员的一个必要反思!

罗角的 2024-04-26 11:05:01

昔日乡镇机关人员成分复杂,鱼目混珠者,滥竽充数者时有出现,而狡邪之徒也隐藏其中,伺机鱼肉乡里。

当年人员素质的低劣使村村都有丈母娘、吃拿卡要,黑白合污之丑恶之事,不绝于耳。

现在实施逢进必考政策后,新进人员素质大有改观。而过去机关中的“后门女”、“关系户”之类不上台面之人也被边缘化,掀不起风浪。

现在进乡镇机关入编有以下几种渠道:

第一:应往届大学生、社会青年通过公务员、事业编考试录取。

第二:政策性安排军队符合条件转业人员。

第三:三支一扶、选调生。

第四:从乡镇工作多年的非编人员中招考。

第五:从符合条件的社区工作者、村支部书记中招考。

也就是说除军队转业人员政策性安排之外,其余皆是公开考录。

但既然是公开考录,标准却不一样,难易程度也迥然不同。

比如第四(从乡镇工作多年人员)、第五条(社区人员、村支部书记)虽也是考试录取,但报名人数却远低于同样也是公开考录的第一(社会招考)、第三项(三支一扶、选调生)。

但录取比率却高于第一(社会招考)、第三项(三支一扶、选调生)。

也就是说第四、第五两项通过考试容易。

既然是公开考试录取,是不是应该一视同仁?

而在第一项(社会考录),里面又存在专项招考,比如退伍大学生士兵定向考录等等。无论从报名人数还是录取比率都比其它社会考录方式要高。

同样是面向社会考录为何又不能平等对待每一个考生呢?

乡镇政府机关的定位是社会治理机关,不应该是安排各色人物的人事福利。

其实有很多种福利政策可惠及某些特定人群。

至少进入国家机关--这一特殊行业,应该做到平等。

当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创造了中国发展史上各个阶层、不同人群之间最大规模的平等对待。

乡镇机关乃至各个层面国家机关招录也应该创造这样的人间奇迹。

4 阅读:560
评论列表
  • L津 1
    2024-04-26 23:35

罗角的

简介:图文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