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葫芦岛,59岁的叶女士取出宫内节育器后腹部一直不适。她用手机放歌时突然怀疑医生在子宫内装了监听器,之后做彩超发现腹部 囊 肿,更坚信了自己的猜想。她将涉事医院告上法庭,要求免费取出“监听器”并赔偿,经两审后,因无依据驳回其诉求。 (素材来源于:潇湘晨报·晨视频 9月29日) 女子叶某,59岁,辽宁人,一提起她的经历,周围人都觉得既无奈又有点哭笑不得。 事情得从2016年说起,那一年她因为身体不适,在当地一家医院门诊做了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 其实在这之前,叶某还曾做过一次子宫次全切除手术,身体一直比较虚弱,术后恢复期也不算顺利。 她常常觉得腹部有种说不出的不适感,时轻时重。 起初她以为是术后正常反应,也按照医生嘱咐定期复查,但几次检查都没发现明显问题。 渐渐地,叶某开始心生怀疑,觉得事情不对劲。 她开始回忆自己看过的电视剧、电影甚至一些网络传闻,脑子里不断联想到“高科技监听”“微型芯片”这些词。 一次她在家里用手机放歌时发现异常,自己肚子里竟然有颤动得感觉,她就更加确信自己被“监听”了。 在她看来,2016年那次宫内节育器取出术成了“导火索”。 她开始怀疑医生在手术中悄悄给她植入了“监听器”或某种“微型设备”,导致她腹部一直有异样感。 虽然家人和朋友都劝她去正规医院再做全面检查,但她总觉得检查是“表面文章”,看不出来什么问题。 她这种怀疑越来越深,甚至让日常生活都受到了影响,常常对周围的人和事保持高度警惕,总觉得有“声音”在暗中监听自己。 为了找到证据,叶女士去做了检查。 今年一月,一份彩超报告显示,她的左附件区有一个大约2.7×2.4厘米的“囊性回声”,还伴有少量盆腔积液。 可是在叶女士的认知里,这份白纸黑字的报告非但没能解惑,反而成了她猜想的“铁证”,那个“囊性回声”就是监听器的伪装。 这个离奇的想法也在网上引起了讨论。 “电视剧 《急诊科医生》有一段剧情:一位自称肚子里有猫的患者,经过医生手术,真的“取出”了一只白猫。患者患者肚中出现一坚持认为猫是黑色的,后来又认真寻找,“找到”黑猫,真实情况是患者有精神疾病。” “裝这个监听器有什么作用呢?又不是什么大人物?” 事实上,医学影像学能通过密度、形态等物理特性区分电子设备和人体组织。 一个由金属电路构成的异物,与一个充满液体的囊泡,在超声波下会呈现完全不同的形态。 更何况,一个能和手机互动的设备总得有电子信号吧?但这方面的证据,始终是空白。 但叶女士可不管这些,她坚持自己的想法。 可是,她提交的核心证据,也就是那份囊肿彩超报告,在这条证据链上几乎寸步难行。 这份报告本身就否定了“监听器”的存在,就算退一万步说,她体内真有个什么异物,也根本没法证明它和2016年那场早就结束了的手术有任何关系。 面对这么单薄的证据,从绥中县法院到葫芦岛中级法院,两级法庭的判决逻辑高度一致,驳回了叶女士的诉求。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