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前段时间,沙特与巴基斯坦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伊朗这边很不甘心。哈梅内伊的一个高级

前段时间,沙特与巴基斯坦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伊朗这边很不甘心。哈梅内伊的一个高级顾问就公开表示,伊朗应该考虑加入,再拉上伊拉克,达成一个“集体防御协议”。看得出来,伊朗不甘心自己被排除在外,更想抓住这个战略机遇,弥补自己在中东的被动处境。巴沙攻守同盟把伊朗拉进来,哇暖谈不上有什么补强。伊朗再怎么不甘心,也该接受这个现实。 在这种处境下,伊朗不愿意默不作声。很快有人站出来放话,建议伊朗不仅要加入,还要把伊拉克也一同拉进来,组成一个四国的防御合作。 这个说法看上去能让伊朗重新进入游戏桌,从“被怀疑的对象”变成“合作成员”,甚至还可能借此削弱沙特对局势的主导权。显然,伊朗想把这次结盟当成一个机会,而不是一场灾难。 可问题是,沙特和巴基斯坦并不一定乐意。双方本来就是出于互补需要走到一起,沙特要安全感,巴基斯坦要经济和政治支持,他们搭档得心应手。 而此时拉上伊朗,等于把敌人变成队友,这不仅需要极高的信任,还要改变多年积累的矛盾与敌意。 对沙特来说,伊朗长期以来就是威胁根源,怎么可能轻松就一起防御?对巴基斯坦而言,它与沙特之间有石油、有劳工,有直接得益的经济与政治关系,让伊朗进来只会平添风险。 说到底,伊朗如今被动的局面,跟自己长期坚持的战略密切相关。它对美国态度强硬,却没能在这一点上赢得多少实在的朋友。 反美的旗号并没有变成稳固的同盟,相反常常带来顾虑,谁都不想因为和伊朗走得太近而牵连进制裁的麻烦。 对于那些和美国保持合作的国家来说,把伊朗纳入防御同盟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这样一来,伊朗就陷入了“喊得最响,却没人愿意拉它一把”的窘境。 美国不再像以前那样牢牢压住局势,沙特、土耳其、伊朗这些地区力量都在各自找伙伴,巴基斯坦的选择也说明大家都在重新评估彼此的价值。 沙特和巴基斯坦能迅速走近,说明两国看到了合作的好处,而伊朗的急切心情则证明它明白自己没有资格在当前格局里掉队。 可如果始终只是想着挤进别人设好的圈子,而不是尝试找出新的突破口,那注定还是会被冷落在边上。 伊朗手里不是没有牌,它有能源、有人口,也有地缘的重要性。问题不在于资源,而在于它如何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合作价值。 若总是带着敌意看待对手,把外部压力当成唯一议题,就算喊得再大声,别人也不会真心接纳。 中东局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谁能灵活处理关系,就能在新格局里占到自己的位置。 对于伊朗而言,也许真正的机会,不在抗拒被排挤,而在于如何展现出自己能带来更多的合作和利益。只要能想清楚这一点,它就不会永远背负“不甘心”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