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全世界最大的骗局就是山姆超市,仅靠一张 260 元的会员卡,一年狂揽 660 亿

全世界最大的骗局就是山姆超市,仅靠一张 260 元的会员卡,一年狂揽 660 亿,续卡率高达 80%,新店开业即爆满。这背后藏着传统零售难以企及的新型商业逻辑: 未来 10 年,靠赚差价生存的企业将举步维艰,能活下来的,必然是像山姆这样 “以产品为入口、用服务做流量” 的玩家。 很多人第一次掏260元办会员卡时都犯过嘀咕:不就是买米买肉的地方吗?这钱花得值吗?但去过两三次就会发现,山姆从一开始就没把自己当“超市”。 它的货架上几乎见不到零散小包装,最小规格的牛奶也是1.8升装,牛肉卷一卖就是两大个,这种“大份装”看似反常识,实则精准踩中了家庭消费者的痛点——算下来单份价格比普通超市低15%到20%,而且不用频繁采购,对上班族来说省了不少事。 更关键的是,山姆根本不靠商品差价赚钱。公开数据显示,它的商品毛利率常年控制在15%左右,远低于传统超市25%到30%的水平。 支撑这种低毛利模式的,正是那260元一张的会员卡。2023年山姆中国会员费收入超60亿元,这笔钱不用承担库存风险,也不用分摊物流成本,直接成了稳定的现金流。 有了这笔钱打底,它才能在供应链上砸钱——全球直采的牛肉跳过3层中间商,自有品牌Member's Mark的面包从工厂到货架不超过24小时,这些操作进一步压低了成本,形成“低价吸引办卡,会员费支撑低价”的循环。 它的“服务做流量”也不是喊口号。 周末去山姆,随处能看到试吃台,从牛排、寿司到蛋糕、酸奶,试吃分量足到能当小份餐食。带孩子的家长不用愁,儿童区有专人看管的游乐设施,家长可以安心采购; 买了大件商品,免费送货上门的范围覆盖3公里,甚至能帮你搬上楼。最让人放心的是退换货政策——哪怕是拆开吃了一半的零食,只要说“不合口味”,不用解释就能退。 这些细节不是凭空来的,山姆每年会收集百万条会员反馈,调整服务细节,比如之前有会员反映“大份水果吃不完易坏”,没过多久就推出了“分切盒装配送”服务。 传统超市总在纠结“怎么把更多货摆上货架”,山姆却在想“怎么让会员只来我这买”。它的选品逻辑很狠,每个品类只留2到3个品牌,比如洗衣液只卖进口和自有两个牌子,省去了消费者比价、挑款的时间。 这种“少而精”的策略背后,是上千人的选品团队,他们会跑到产地考察,比如为了选一款橙子,要试吃20多个品种,最后选定甜度达14度以上的赣南脐橙。会员不用费心思判断好坏,只要闭眼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买靠谱东西就去山姆”的信任,这种信任比任何促销都管用。 高续卡率就是最好的证明。 80%的续卡率意味着,10个会员里有8个愿意第二年接着交钱。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山姆把“会员权益”渗透到了日常里。普通会员能免费领停车券、享受家电以旧换新补贴; 升级成680元的卓越会员,还能享受到免费洗牙、网购极速达、积分抵现金等福利。这些权益不是一次性的噱头,而是持续的“小甜头”,让会员觉得“办卡不仅能买东西,还能省其他钱”。 新店开业即爆满也不是偶然。 山姆每开一家店前,会花6个月调研周边3公里的居民结构——有多少三口之家、多少上班族、家庭月收入水平如何,再根据这些数据调整商品结构。比如在高端社区附近,会多摆进口红酒和有机蔬菜; 在刚需小区周边,就增加平价粮油和冷冻速食。这种“因地制宜”的调整,让每个新店刚开业就精准匹配了当地会员的需求,自然不愁人流。 说到底,山姆不是“骗”人办卡,而是摸透了当下消费者的核心需求:不想在选品上浪费时间,不想为溢价买单,更想要稳定的消费体验。 传统零售还在靠“低价促销”拉客时,山姆已经用“产品+服务”锁住了会员的长期信任。 未来的商业竞争,从来不是比谁赚的差价多,而是比谁能更精准地解决用户的麻烦——能做到这一点,自然有人愿意为你买单。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