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游慢游贵州之—六枝特区岩脚面博园 9月8号从百车河露营地出发,开车两个多小时到达岩脚面博园露营地。营地分散在河的两岸,除开商家必要的空地和生产加工车间外,很多地方都停满了各种各样的房车、床车。不少地方还有慢充桩,取水点也有很多,厕所也有多个,还有很多树荫,连廊遮荫。 六枝岩脚面博园坐落于六枝特区岩脚古镇,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依托当地360年历史的岩脚面条文化打造而成,集自然风光、非遗体验与休闲避暑于一体。景区以岩脚面条(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核心主题,展示石磨面发展历史,拥有经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认证的“中国最大石磨”,该石磨直径4.815米、重99吨,需60人合力推动,成为标志性景观。 核心旅游特色与体验项目 设有面条制作工坊,游客可亲手参与石磨制面过程,感受“细如银丝、脆如春笋”的岩脚面传统工艺;景区内还陈列明清时期面条相关老物件,系统呈现非遗文化脉络。 回龙溪蜿蜒穿园,竹林凉亭与沿河步道构成夏日避暑胜地,提供免费水电、充电桩等房车营地设施,吸引大量候鸟栖息,成为房车旅居爱好者的长住选择。 推出“岩脚三碗面”品鉴(汤拌面、干拌面、苦荞面),搭配吊环、轻功水上漂等免费体验项目,兼具趣味性与互动性。 河边钓鱼偶遇一个当地退休老师(也在钓鱼),了解到一些这里的一些信息。很早以前,这里的面条是加了青蒿(也就是屠呦呦所制青蒿素那种植物)熬制的青蒿碱,面条特别筋道,不糊汤,味道极好,而现在基本上都是加化学碱了。问到贵州的猪肉为什么比沿海城市的猪肉好吃,是不是纯粹的粮食猪?不是,是在猪草里面也加了一部分饲料,也有粮食,但贵州一头猪怎么也要养半年左右,一般会养到三四百斤甚至更大才售卖,这应该与外面大城市的猪有区别。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在岩脚面博园这个 3A 景区待了近二十天,还有很多车友待的时间更久。 下图第一张是“中华第一磨”是岩脚面博园内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它是一台经过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证的中国最大的石磨。这台石磨采用贵州特有的白云石制成,上磨由两半拼接而成,直径3.505米、高1.002米;下磨则由三半拼接,直径4.815米、高0.98米,总重量达到了99吨,需要60人才能共同推动,整个制作过程耗时18个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