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宣布了! 9月24日,在日本举行的首相候选人之一的高市早苗发表讲话,他表示“日本央行决定货币政策的手段,现在的通胀是进口成本推的,不是需求旺的。” 日本经济正陷多重夹击,日元对美元一年内贬值7%,进口商品价格水涨船高,企业采购成本直线上升。8月进口物价指数同比涨5.9%,能源类涨幅最大,日本原油依赖海外九成以上,这种外部输入直接推高生活开支,普通家庭买菜加油都得多掏钱。 国内工资市场却现转机,2024年上半年连续八个月上涨,春季劳资谈判平均涨幅5.2%,创三十年纪录。大型企业带头调整薪资,中小公司跟进,服务业也开始传导,但企业成本压力大,转而抬高商品售价,形成收入和物价的互动链条。 高市早苗在自民党总裁选举辩论中直言,央行货币政策工具需自主选择,因为当前通胀属成本推动型,非需求过热。她建议政府主导方向,央行执行细节,避免仓促加息,任由日元浮动,同时用补贴压住燃料电价,减轻民生负担。 植田和夫作为央行行长,焦点放在工资物价联动风险上。他多次表态,收入增长若持续,企业定价动力增强,通胀可能从外部转向内部循环,难以逆转。2024年央行已结束负利率,两度加息至0.5%,但步子小而谨慎,担心经济复苏半途而废。 高市早苗的补贴方案听起来接地气,直接针对能源食品,但资金从哪来成难题。预计补贴规模数万亿日元,主要靠发新国债,国债存量已超GDP 260%,利息支付占预算大头。新增债券买家仍是央行,等于间接扩货币供应,把汇率压力转成债务包袱。 外部环境雪上加霜,2024年美联储多次加息,美元强势,日元承压更重。日本若跟进收紧,制造业投资会冷却;不跟,进口通胀继续侵蚀购买力。全球能源波动大,中东供应中断推高原油,日本储备有限,只能被动应对。高市早苗强调,这种成本型上涨需财政缓冲,转为工资主导的稳定增长。 她的观点调整了去年鸽派表态,不再一味宽松,而是平衡政府框架和央行独立。辩论中她引用数据,指出汇率每贬1%,企业成本多数百亿日元,呼吁税改补充补贴资金,避免纯印钞。市场反应快,发言后日元短暂反弹,但整体压力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