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想卖PD-26发动机给中国,不是施舍,是求生。 中国的大飞机这些年发展很快,机身、航电、材料基本都能自己做,但最“卡脖子”的地方就是发动机,C919虽然挂着国产招牌,但动力却是美国的LEAP-1C。 可就在大家以为中国还得仰人鼻息时,俄罗斯突然捧着PD-26发动机凑了过来,号称要开放压箱底技术,这姿态摆得着实漂亮,但翻翻近两年的行业数据就知道,这哪是什么雪中送炭,分明是自家后院着火了的自救。 PD-26这台发动机,说是PD-35的衍生型号,推力26吨级,涵道比11:1,比俄现役PS-90A节油18%,看着参数挺能打,可研发了8年还没真正落地,连压气机叶片材料都得依赖进口,普京去年九月视察工厂时都急着下令2026年前必须国产化,不然没法保证对华供应稳定。 更关键的是,这台曾被捂得严严实实的发动机,两年前还被俄方当作技术壁垒,2023年他们刚以技术保护为由退出合作11年的CR-929项目,那会儿连核心算法代码都不让看,如今却主动送货上门,这转变比翻书还快。 根本原因藏在制裁清单和订单数据里,俄乌冲突后,西方对俄航空业下了死手:法国赛峰断了SSJ-100支线客机的发动机供应,美国卡了MC-21窄体客机的航电系统,2024年俄罗斯民航客机订单直接骤降40%,就算造出机身也没“心脏”能用。 自家PD-14发动机虽然能顶一阵,但产能严重不足,可靠性还在验证阶段,根本撑不起产业链,而PD-26、PD-35这类大推力型号更惨,不仅没有装机平台,连测试都快没钱了,要是再找不到买家,前期砸的巨额研发费就得打水漂。 反观中国这边,早不是当年那个求着要技术的样子了,长江-1000A已经进入飞行测试,2026年就能装在C919上替换美国发动机;长江-2000在攻关节点,AEF-3500进展神速,2030年前就能搞定宽体机动力系统。 俄方心里门儿清,现在不把PD-26摆出来,等中国国产发动机全面落地,他们连汤都喝不上,普京亲自去工厂督战,说白了就是给中方递信号:这单生意必须成! 而且,其实这出戏早有伏笔,当年中俄合研CR-929,俄方非要搞双轨制,一套系统自己用,一套给国际市场,设计改来改去拖慢进度,核心技术藏着掖着,结果中方干脆自己埋头干,航电、复材机翼全搞定,现在轮到俄方反过来求着进供应链。 说到底,俄罗斯卖PD-26就是场赤裸裸的求生交易,西方断了生路,国内市场撑不起产能,只能把压箱底的技术当救命稻草抛给中国。 而中国早有自主研发的后手,PD-26顶多算个备选方案或者加速器,这事儿也给所有技术依赖者提了醒:核心技术靠买是买不来的,别人愿意给的,从来不是施舍,只是他刚好需要你接盘,中国能从卡脖子到挑挑拣拣,靠的还是自己砸钱砸时间的硬功夫,这才是真正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