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弹道导弹

9月15日,以色列方面认为,以色列当局正在准备袭击土耳其。以色列如果真把土耳其炸

9月15日,以色列方面认为,以色列当局正在准备袭击土耳其。以色列如果真把土耳其炸

9月15日,以色列方面认为,以色列当局正在准备袭击土耳其。以色列如果真把土耳其炸了,一点也不奇怪,看看攻击土耳其能否触发北约的第五条,就是共同防御机制。就怕到时候北约就立马宣布“《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集体防御完全不适用于以土两国之间的特殊争端”。打击这些美国附庸,有利于瓦解美国的中东战略;其实也间接有利于我们形成更系统和坚决的中东战略。中东需要的就是一场全面战争,巴勒斯坦才能获得解放。不过,以色列要是把土耳其炸了,那么就要做好自己被炸的准备,特别是土耳其在地中海附近,甚至叙利亚北部部署的,土耳其仿制的B-611、B-611M战术弹道导弹,土耳其“闪电”,“台风”战术弹道导弹。这些战术弹道导弹射程在300-500公里,土耳其空军F-16战机、S-400远程防空导弹可以掩护战术弹道导弹发射,包括在叙利亚,地中海上空。这个发射条件,比伊朗强大太多了。以色列和土耳其的矛盾不可调节,随时都有可能擦枪走火,发生火拼的时候。以往B-611M战术弹道导弹都是针对库尔德武装,叙利亚战场来使用,显然土耳其将B-611导弹道导弹已经了自己的战略武器!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早前表示,土耳其正在开发射程2000公里的导弹,此前,土耳其试射了射程750公里-1000公里的弹道导弹,土耳其还在研制射程上千公里的巡航导弹,这种导弹可与弹道导弹,卫士-2远程火箭炮,空射巡航导弹等远程打击武器,配合土耳其军队联合作战,进一步增强土军的远程打击能力。显然如果这些导弹服役,将极大的增加土耳其远程打击以色列的能力。显然只要与土耳其开战,以色列迎来的将是暴风骤雨般的打击!
胡塞武装16日对以色列发动袭击,使用的是一枚号称“高超音速”的弹道导弹+无人机组

胡塞武装16日对以色列发动袭击,使用的是一枚号称“高超音速”的弹道导弹+无人机组

胡塞武装16日对以色列发动袭击,使用的是一枚号称“高超音速”的弹道导弹+无人机组合。而这一切,是对以色列几小时前空袭荷台达港的直接回应。看数据更惊心:自3月18日以来,胡塞已向以色列发射超过85枚导弹、37架无人机。这意味着什么?平均几乎每天都有远程打击发生。以色列这边一边拦截、一边反击,双方都在展示“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好活”的姿态。但战争没有赢家。胡塞说得明白:停火条件只有一个——以色列停止在加沙的军事行动。然而当下,双方还在用导弹说话。
俄媒称,中国成功进行了一次近地陨石拦截,精确难度超过弹道导弹拦截。俄媒如此宣传

俄媒称,中国成功进行了一次近地陨石拦截,精确难度超过弹道导弹拦截。俄媒如此宣传

俄媒称,中国成功进行了一次近地陨石拦截,精确难度超过弹道导弹拦截。俄媒如此宣传估计老美又睡不着了…朋友们,你们对此事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探讨,留言…
【阅兵式上的导弹191亮出真身,射程至少500,可打台岛全境】在刚刚结束的九三

【阅兵式上的导弹191亮出真身,射程至少500,可打台岛全境】在刚刚结束的九三

【阅兵式上的导弹191亮出真身,射程至少500,可打台岛全境】在刚刚结束的九三阅兵式上,解放军首次公开了PHL-191远程火箭炮的第三种形态,也就是继300毫米火箭弹、和370毫米火箭弹版本后,搭载2枚750毫米短程弹道导弹的版本。这种设计类似美国在M270和海马斯火箭炮上应用的“共架发射”理念,可以让部队只更换发射器,不换车,就获得不同威力、不同距离的远程打击能力。相比19年阅兵式上亮相的370毫米火箭弹,750毫米导弹的射程更远,至少500公里。威力更大,大概率装有500公斤战斗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相当于陆军自己的“东风-11短程弹道导弹”。可以让陆军独立遂行打击台岛高价值目标的任务,而不需要请求火箭军的跨军种支援。
东大陆军的750mm远程火箭弹[墨镜]其实就是射程500公里的短程弹道导弹[偷

东大陆军的750mm远程火箭弹[墨镜]其实就是射程500公里的短程弹道导弹[偷

东大陆军的750mm远程火箭弹[墨镜]其实就是射程500公里的短程弹道导弹图源见水印烽火问鼎计划​​​
当初没帮俄罗斯是对的,现在看看朝鲜的下场真令人唏嘘!和美国一向不对付的朝鲜,赌上

当初没帮俄罗斯是对的,现在看看朝鲜的下场真令人唏嘘!和美国一向不对付的朝鲜,赌上

当初没帮俄罗斯是对的,现在看看朝鲜的下场真令人唏嘘!和美国一向不对付的朝鲜,赌上“家底”帮俄罗斯,结果美国稍微一伸橄榄枝,俄罗斯直接闭门会谈5个半小时,朝鲜被狠狠“背刺”了一把。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朝鲜在这场冲突里真的是拼了命,根据韩国军方的消息,自打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朝鲜给俄罗斯送去了超过1200万发炮弹,这个数字相当惊人,占了俄军前线消耗的40%以上。光这一点,就足以看出朝鲜下了多大决心。除了炮弹,他们还送去了谷山大炮、240毫米火箭炮,甚至战术弹道导弹这种重量级武器。更夸张的是,朝鲜连人都派了出去。大约三万人直接参与到了俄乌战场的作战,像在库尔斯克这种关键战役里,都能看到朝鲜士兵的身影。这些人不光是象征性存在,而是真刀真枪地上了前线,修桥、运炮弹,还要跟乌克兰无人机硬刚。可以说,朝鲜为俄罗斯付出的,不仅是物资,还有鲜血。作为回报,俄罗斯也没完全不管,给朝鲜提供了石油、天然气和粮食。这对朝鲜来说确实是雪中送炭。毕竟在国际制裁下,朝鲜本来就缺能源缺粮食,有了俄罗斯的供应,能缓解一部分压力。可问题是,朝鲜以为靠这样的付出,就能和俄罗斯结成牢不可破的联盟,这就想得太简单了。大国之间看的是利益,不是情义。当美国一伸橄榄枝,提出要和俄罗斯会谈时,俄罗斯几乎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会谈时间还挺长,5个多小时闭门磋商。外界普遍认为,俄罗斯这么做,是想找个机会缓解国际压力,看看能不能在制裁上松口子,或者在乌克兰问题上争取点妥协空间。对俄罗斯来说,这些东西比朝鲜的支持更关键。换句话说,俄罗斯一旦觉得和美国谈能获得更大利益,它就不会顾及朝鲜之前付出了多少。朝鲜送了几百万发炮弹,派了几万士兵,牺牲了无数资源,可在俄美谈判桌上,这些根本没被提起。朝鲜从头到尾都只是个配角,随时可能被牺牲掉。朝鲜的全力支持,换来的结果却是越来越被动。首先是经济压力更大了。国际社会因为朝鲜公然军援俄罗斯,进一步加大了对它的制裁。粮食短缺问题严重,联合国的报告显示,朝鲜有超过1100万人,也就是40%的人口,正面临粮食不足。能源匮乏,工业和农业都受到严重影响,老百姓的日子更加难过。其次是战略上的尴尬,朝鲜本来指望通过支持俄罗斯,绑定一个强力靠山。结果现在发现,俄罗斯说翻脸就翻脸,和美国谈得不亦乐乎,根本不会替它考虑。这样一来,朝鲜不仅没得到安全感,反而被拖得更深,还变得更加孤立无援。更糟的是心理落差,朝鲜自认拼了命帮忙,结果却发现自己在大国博弈里根本不值一提。所谓的“盟友”关系,在利益面前完全不堪一击。这个落差,让朝鲜的处境更加尴尬。相比之下,中国的做法就显得稳得多。中国和俄罗斯保持战略合作,但并没有在军事上直接支持俄罗斯。为什么?因为中国清楚地知道,一旦这么做,和西方的关系会彻底恶化,带来的冲击可能会波及经济发展、国际形象和地区稳定。中国的立场是劝和促谈,坚持通过外交解决问题。这种中立,不仅让中国避免被拖下水,还保留了外交灵活性。更重要的是,中国比谁都清楚,半岛的稳定对自己有多重要。如果中国像朝鲜那样全力押宝俄罗斯,美日韩一定会加码对中国的遏制,东亚局势会更加紧张。到时候,中国要面对的不只是经济问题,还有直接的安全风险。而且,中国坚持不军援的立场,还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姿态。中国一直强调通过对话解决国际争端,反对以武力威胁别人。这种态度符合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也更容易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同样面对俄乌冲突,朝鲜和中国的选择截然不同。朝鲜选择了孤注一掷,结果陷入更深的困境;中国选择了保持战略定力,稳住了局面,还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主动权。这个对比说明一个道理:在国际博弈里,盲目押注往往代价惨重。尤其是像朝鲜这样的国家,付出再多,也可能在大国交易时被一脚踢开。而中国之所以能稳坐钓鱼台,靠的就是清醒的判断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朝鲜这次的遭遇,其实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它告诉我们,在大国之间,只有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小国如果盲目追随大国,很容易成为牺牲品。而对大国来说,保持冷静、独立的外交策略,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中国的做法,虽然有时候看上去“不够激进”,但长期来看,这才是最聪明的选择。既不被拖进战争泥潭,也不失去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还能稳住经济发展。这种稳健,比什么都重要。
卡塔尔事件告诉世界一个道理,你再有钱没有武器也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朝鲜告诉大家另一

卡塔尔事件告诉世界一个道理,你再有钱没有武器也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朝鲜告诉大家另一

卡塔尔事件告诉世界一个道理,你再有钱没有武器也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朝鲜告诉大家另一个事实,就是你再穷手里有烧火棍敌人也不敢随便动你。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最近中东风暴再起,卡塔尔的经历给了不少小国一个深刻教训:在国际大棋局里,财富并不等于安全。你可以坐拥油田、资产过万亿,但只要没有足够的硬实力支撑,关键时刻依然只能任人宰割。这样的现实,许多国家都在经历。但是朝鲜,却给很多小国做出了一个表率,那就是用武力装饰自己。回望朝鲜几十年的处境,很多人好奇:为什么这个经济水平常年垫底、国际制裁不断的小国,竟然始终没人敢轻举妄动?其实答案并不复杂。朝鲜的常规军力并不算高。无论是坦克、战机还是海军舰艇,大多数都停留在冷战年代,装备老化、技术落后、后勤体系也缺乏现代化。论综合战力,甚至比不上很多地区强国。但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却让许多世界大国都要三思而后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手中握有核武器和弹道导弹。哪怕朝鲜经济再艰难,核实验和导弹试射却一刻没停过。正是这些“最后王牌”,让外界对朝鲜始终保持距离。国际社会其实非常清楚,任何对朝鲜的军事行动都面临极大风险。不是因为朝鲜的坦克能横扫对手,也不是因为它的飞机能制霸天空,而是那几枚可能随时发射的导弹和核弹头。只要这种威慑存在,哪怕是美国、韩国、日本这样手握强大常规军力的国家,也不敢轻易跨越红线。对比卡塔尔的处境就一目了然。卡塔尔有钱有资源,国际影响力也不小,但缺乏自主的防卫能力。遇到突发危机,再多财富都无法转化为安全保护。即使背后有盟友撑腰,真正生死关头,能依靠的往往只有自己。就像这次,以色列空袭卡尔塔,而卡尔塔手里买的武器却没有一点反应,这就是手里没剑的后果。同样的,卡尔塔还是美国的盟友,美国这个世界警察却没有说一句话,毕竟美国是不会因为卡尔塔去得罪以色列的。现在朝鲜的特殊地位,其实凸显了一条国际关系的铁律:安全是靠自身实力而不是承诺。朝鲜这些年的外交策略也很有代表性。它并不追求经济繁荣或者国际认可,而是坚持“先军政策”,把所有资源优先投入到国防建设,哪怕牺牲民生,也要确保自身安全底线。这种选择当然代价巨大。朝鲜的百姓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生活成本,国家长期处于国际孤岛状态。但从纯粹的生存角度看,朝鲜确实用核武器和导弹构筑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安全屏障。它的存在证明了,在大国博弈激烈的地区,哪怕是资源有限的小国,只要有足够的威慑力,也能让对手投鼠忌器。你们怎么看这件事呢?信源:《美国为何不敢对朝“拔钉”》中国青年报
1987年,祝学军在研发东风-17时,发现导弹在飞行中,极易遭到外部干扰,所有人

1987年,祝学军在研发东风-17时,发现导弹在飞行中,极易遭到外部干扰,所有人

1987年,祝学军在研发东风-17时,发现导弹在飞行中,极易遭到外部干扰,所有人都建议增加反电子系统。不料,祝学军却说:“与其被动防御,不如让导弹在雷达中消失!”此话一出,所有人都认为她异想天开,而她却坚信自己的思路是对的!“学军同志,你这个想法太理想化了,这完全不符合物理定律!”在当时,祝学军提出这个想法时,不免引起一片哗然,甚至有人忍不住笑出了声,资深工程师们更是连连摇头!殊不知,这个想法,如今竟成了现实!当时的祝学军,只不过是航天工业部一名普通的研究员,为了验证自身的设想,她在戈壁滩上试验了上百次,计算设备不足,她就带领团队人工核算,当她主动请缨攻关“钱学森弹道”项目时,质疑声不绝于耳。数月后,祝学军的团队提出了全新的设计方案,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构想,有了理论依据:通过独特的气动外形设计和特殊的飞行轨迹,使导弹能在高空以打水漂的方式滑翔飞行,同时利用高速飞行产生的等离子云实现雷达隐身。然而,之后的项目推进过程,则是困难重重,第一次实弹测试时,监控屏上的目标突然消失,指挥室内一片哗然。不少人都认为试验失败了,唯独祝学军眼中闪着光芒,二十九秒后,目标再次出现在预定位置,现场爆发出惊呼声。最关键的突破是在另一项设计中。祝学军盯着计算机模拟数据,突然灵光一闪:“如果我们把弹头做成不对称的流线型呢?”也就是这个大胆的想法,最终成就了东风-17特有的乘波体造型,使导弹能够在高速飞行中,保持稳定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雷达反射面积。2019年国庆阅兵,当东风-17首次公开展示时,国际军事专家不禁为之震惊,这种导弹的飞行轨迹完全颠覆了传统弹道导弹的抛物线模式,这就使得,现有反导系统根本无法对其,进行有效追踪和拦截。甚至有不少网友表示:在这颗导弹面前,别国的反导系统,如同一堆废铁!也有网友表示:我们终于“站起来了”!时至今日,63岁的祝学军已然带领团队建立了,完整的助推滑翔战术导弹设计理论体系,先后培养了数十名高端人才。即便在后来当选院士后,她仍然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办公室的灯更是常常亮到深夜。在祝学军看来: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唯有敢想前人不敢想,为前人不敢为,才能在关键领域中掌握主动权,才能铸就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盾牌。只能说,真正的创新往往来自于打破常规的勇气。对此,您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信息来源:澎湃新闻|《【巾帼英雄】中国科学院院士“导弹之母”祝学军》北青政知新媒体|《当选院士!她让“东风快递”实现助推滑翔式机动飞行》百度百科|《祝学军》文|梅林编辑|南风意史
胡塞武装证实对以色列发动弹道导弹袭击当地时间11日晚间,也门胡塞武装发言人叶

胡塞武装证实对以色列发动弹道导弹袭击当地时间11日晚间,也门胡塞武装发言人叶

胡塞武装证实对以色列发动弹道导弹袭击 当地时间11日晚间,也门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发表讲话称,胡塞武装对以色列实施了两项军事行动。首先,使用一枚“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弹道导弹袭击了以色列内盖夫地区的一个...
很多人以为,中国不军援俄罗斯,是怕了西方的制裁。错了!真相是,9・3阅兵之后,

很多人以为,中国不军援俄罗斯,是怕了西方的制裁。错了!真相是,9・3阅兵之后,

很多人以为,中国不军援俄罗斯,是怕了西方的制裁。错了!真相是,9・3阅兵之后,西方情报界最后怕的,恰恰是中国"没出手"!2015年9月3日的天安门广场,当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的发射车驶过观礼台时,西方情报机构的神经就已经开始紧绷。这种被五角大楼称为"航母杀手"的武器,能以数倍音速精准打击移动中的舰艇,而一同亮相的东风-26导弹更是把射程拉到了4000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到关岛的距离,这些家伙在阅兵式上就那么大大方方地展示着,像摊开的扑克牌告诉所有人手里的王牌是什么。但更让西方情报官坐立难安的是,七年后的今天,乌克兰战场上连一颗中国造的子弹都找不到,这种"明明有能力却偏不动手"的姿态,比直接送百架无人机更让他们头疼。中国无人机的实力早就不是秘密,全球70%的无人机专利申请都来自中国,2024年光是民用无人机出口就快突破20亿美元,大疆的农业无人机出口量比七年前增长了32倍。要是把这些技术稍作改造,乌克兰的天空恐怕早就变了颜色。但西方翻遍了前线的战壕和仓库,能找到的中国产品最多是士兵背包里的充电宝。这种克制不是没底气,恰恰是因为底气太足——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躺在账户上,就算西方想搞制裁,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iPhone里有多少中国零件,超市货架上少了中国商品该怎么办。欧盟搞到第十八轮对俄制裁,结果匈牙利还在偷偷买俄罗斯石油,俄罗斯能源出口反倒创下三个月新高,这种制裁连对手都制不住,还想拿来吓唬中国?看看北约那些国家的反应就知道他们多焦虑了,最近吵着要把军费提到GDP的5%,光欧洲成员国每年就得多花6130亿欧元。这些钱与其说是用来帮乌克兰,不如说是给自家军队壮胆。毕竟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早就实现了变轨技术,土耳其刚搞出5马赫的"台风"导弹就敢称大国,而中国的东风家族早就把这当标配了。更有意思的是,中国连机器狗都摆上了阅兵场,这种能扛着弹药跑的小家伙要是出现在巴赫穆特,前线士兵怕是得重新学战术手册。但这些硬货就像橱窗里的展品,只看不卖,急得西方智库天天写报告猜测中国的真实意图。美国国会那个什么委员会倒是挺勤快,年年写报告抹黑中国军队的人道救援行动,说中国把救灾当影响力工具。这话倒也没全错,只是他们搞反了逻辑——中国不需要靠军援这种方式刷存在感,亚丁湾护航十几年派出百艘军舰,这种持续的存在比送几车武器更有分量。现在俄乌两边都想拉中国表态,俄罗斯盼着解围,乌克兰盼着中立,连联合国秘书长都得看中国的脸色说话,这种"不选边站却左右局势"的本事,才是西方真正怕的。北约将军们在沙盘上推演过无数次,要是中国真的出手会怎样?东风-26导弹能把美军基地纳入射程,无人机蜂群能瘫痪防空系统,就连99A主战坦克的125毫米主炮每分钟8发的射速,都能在顿巴斯平原撕开缺口。但中国偏偏就按兵不动,这种战略模糊让西方的决策陷入两难:加大军援乌克兰怕刺激中国,撒手不管又怕俄罗斯翻盘。欧盟国家开会讨论制裁时吵成一团,匈牙利威胁要投反对票,德国企业偷偷绕过禁令继续做生意,这种内部矛盾恰恰是中国想看到的局面。中国的底气还藏在生产线和港口里,无人机工厂一天能下线的数量,比乌克兰一个月收到的援助还多,但这些产品正忙着给荷兰农民喷农药、给巴西牧场拍航拍。当西方把芯片和能源当武器时,中国的稀土加工量占全球90%,新能源汽车产量占一半以上,这种全产业链优势让制裁变成了互相伤害的游戏。欧盟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搞到自己工业电价暴涨,要是真把中国惹急了,恐怕连手机芯片都得断供,这种账西方算得比谁都清楚。现在西方情报界最头疼的,不是中国有多少武器,而是猜不透中国的心思。就像打牌时明知道对手手里有王炸,却不知道他会在什么时候出牌,这种不确定性比直接摊牌更折磨人。9・3阅兵已经把牌面亮得差不多了,高超音速导弹能变道,无人机能集群,连机器狗都带着战术背包。但中国偏偏选择坐在牌桌旁喝茶,看着西方和俄罗斯斗得难解难分。这种"我就静静地看着你们折腾"的姿态,比任何军援都更有威慑力——你永远不知道那个按下暂停键的手指,什么时候会突然发力。乌克兰战场上的士兵可能不知道,他们头顶飞过的无人机里,有多少核心零件其实带着"中国制造"的影子,但中国就是有本事让这些技术只出现在农田和仓库,不进入战场。这种精准的控制力,比动辄挥舞制裁大棒的西方高明多了。当北约国家还在为军费分摊吵架时,中国早就用另一种方式定义了力量——不是看你打出去多少子弹,而是看你能让多少子弹留在枪膛里。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智慧,才是9・3阅兵真正的威慑力所在,也是西方情报界深夜加班时最想不通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