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不作死就不会死!”一行人未经过报备,偷偷的攀登海拔5588米的那玛峰,结果悲剧

“不作死就不会死!”一行人未经过报备,偷偷的攀登海拔5588米的那玛峰,结果悲剧发生了,其中一人在帮助同伴拍照时出现意外,被冰爪绊倒后直接滑下山崖!目前人已经找到,因为崖高路滑不好走,救援人员正想办法把她的遗体转运下山。 据四川观察9月26日报道,在四川康定市的群山之间,海拔5588米的那玛峰算不上最险峻的雪山,却因相对易攀登的特点,成了不少户外爱好者向往的打卡地。 但很少有人留意,这座山峰并非开放景区,按规定,任何登山活动都需提前向当地教育体育局报备,还要咨询乡镇党委政府的意见,私自攀登本就带着风险。 今年9月,这里却发生了一起让人揪心的悲剧。 事情的线索最早在9月24日前后浮出水面,有网友在网上发布了一段雪山视频,画面里的场景后来被证实就是那玛峰。 到了9月25日,更多信息汇总后,确定意外发生在那玛峰山顶附近,一名登山者从山顶滑坠悬崖。 9月26日,经过记者多方走访核实,最终确认滑坠的人已经身亡,遗体虽已找到,可那玛峰地形险恶,崖高路滑,遗体转运下山成了难题。 这位不幸离世的登山者姓洪,年龄在31到32岁之间,此前有消息误传坠崖者是女性,后续核实后纠正了这一说法。 洪某并非毫无经验的新手,他持有登山协作证,平时在家务农,还会带领其他游客参与登山活动,知情人都说他有不少登山经历。 让人意外的是,这次攀登那玛峰,是他第一次踏上这座山。 和洪某同行的还有3人,4人组成的小队没有按规定报备,就私自开始了登山。 作为领队的洪某,本应比其他人更重视安全,可当时为了给同伴拍出更好的照片,他觉得现有角度不够理想,便解开了系在腰上的安全绳。 要知道,那玛峰山顶附近的积雪厚实,脚下的路全是前人踩出来的痕迹,两侧更是陡峭的悬崖,正常行进时,队员之间必须靠安全绳牵引,一步一步小心挪动。 就是这个解开绳索的举动,让危险瞬间降临。 当洪某起身准备调整拍照位置时,双脚不小心相互碰撞,身体瞬间失去重心,朝着山坡下滑去。 他当时明显慌了神,一边下滑一边试图站起来,中途确实有短暂的站立,但雪山表面太过光滑,他根本无法稳住身体,很快又继续滑落。 同行的同伴看着他不断下坠,想伸手救援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离自己越来越远。 更遗憾的是,洪某当时没携带冰镐,即便想将工具插入雪地减速,也没有可用的装备,只能无助地坠向悬崖。 看到洪某滑坠后,同行的3人不敢再向山顶前进,立刻掉头往山底撤退。 抵达山底后,他们第一时间拨打了报警电话。 警方和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沿着登山路线展开搜救,最终找到了洪某,可此时他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 事件传开后,洪某的家人第一时间赶到那玛峰事发地,面对这样的结果,家人悲痛不已。 洪某尚未成家,平日里和家人相处和睦,这次意外让整个家庭陷入了哀伤。 网友们也纷纷表达看法,有人认为“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觉得不该轻易涉足如此危险的未开放区域,这是对自己和家人的不负责任; 也有网友表示理解,提到洪某靠带游客登山补贴家用,或许是为了生计才冒险; 还有人调侃,登顶雪山需要不少费用,自己因经济原因没参与过这类活动,反而避开了潜在风险。 当地相关部门也再次提醒,像那玛峰这样的非景区雪山,意外发生概率极高,劝诫驴友不要私自攀登。 其实这起悲剧本有避免的可能。 安全绳是高海拔登山的“生命线”,洪某作为有经验的领队,不可能不清楚它的重要性,可他为了寻找更好的拍照角度,轻易解开了绳索,将自己置于无保护的危险中。 若当时他没有解开安全绳,或是携带了冰镐,即便脚下失衡,也能多一分自救的机会。 而且4人同行却无一人记得提前报备,这种对规则的漠视,也为意外埋下了隐患。 目前,救援人员仍在想办法将洪某的遗体安全转运下山。 这起发生在那玛峰的悲剧,像一记警钟,提醒着所有户外爱好者,面对自然的力量,任何侥幸和疏忽都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安全永远该放在登山活动的首位。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四川观察2025年09月26日关于《驴友攀登那玛峰意外滑坠身亡 四川甘孜州教体局工作人员回应称,事发时男子解开腰上的绳索准备找更好的角度给同伴拍照,不料发生意外。目前遗体已找到,正设法运送下山。》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