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下图是史铁生21岁那年,抱着一头牛拍下的合影。时间是1971年,地点是在史铁生插

下图是史铁生21岁那年,抱着一头牛拍下的合影。时间是1971年,地点是在史铁生插队地点陕西清平湾的牛棚前。 正是在拍下这张照片后不久,史铁生就倒下了,他因突发腿病被迅速送回北京医治,可很遗憾,良好的医疗,终究也没能助他摆脱残疾的命运。史铁生残疾的成因是:本就患有腿部疾病,加上牛棚环境阴冷潮湿,加重病情。还有就是,一次放牛途中淋了大雨导致高烧,引发腰椎裂柱病。 每次看到这张照片里史铁生的笑脸,我心里就非常难受。我确定这是史铁生最不想回看的一张照片,没有一个残疾的人,愿意回看这样一张照片。 那个特殊年代,像史铁生这样遭受磨难的人不少,我们甚至可以说,突然残疾的人也不少,但只有史铁生不仅熬过了艰难,而且还像一个巨人一样重生了。 史铁生怎么做到的,答案实际就藏在他的成名作《我与地坛》里,就是三个因素: 第一,是史铁生母亲的爱,他残疾以后,母亲一直不离不弃,每天起早贪黑地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同时照顾他脆弱的情绪。为了防止他自杀,那些年,承受巨大压力的母亲,几乎没睡过好觉。 母亲的爱不仅给了他实际的帮助,也给他以巨大的精神力量。 当一个人已经完全残废,并且出现自暴自弃迹象时,能始终不放弃他的,一定只有母亲,而绝不会有其他人。史铁生的母亲是他一生最大的贵人,她最终也用生命拯救了他。是她突然患癌辞世,让史铁生如梦方醒,并彻底顿悟了活着的意义。 第二,是地坛的帮助。地坛在这本书里,是一座废弃的公园,特点是大,而且荒芜,没有人。也因为大而荒芜且没人,所以这里成了史铁生放空的地方,他在这里想清楚了很多事。 地坛属于大自然,大自然本身具有疗愈作用,所以我经常强调要多去大自然,它真的能解决我们的一切问题。 帮助史铁生重新站起来的第三个因素,是他自己。史铁生骨子里是一个顽强的人,他天性是非常乐观,不会轻易被打倒, 所以即便在最好的年纪残疾了,他也没有真的自杀过。 所以他残疾后,在找到写作这条路之前,做了很多尝试,就是不停地去找工作,他想要找一份残疾人能做的活,但是每一次都失败了。不过,幸好失败了,如果成功了,中国可能只会多一个工厂的工人,而不是一个影响几代人的文学家。 史铁生找到文学之路,是他不放弃自己的结果。在这之前,他一直坚持深度阅读、思考和写作,反正就是没有闲着。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始终在启发世人:遇到问题,去想方法解决问题,仅此而已。当你的注意力真的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情绪上时,你是真的可以创造奇迹的。 在深渊找到出路的史铁生,却终究没有敌过病魔,晚年的他一直遭受各种病痛的折磨,以至于他曾忍不住自嘲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时间则用来写点东西。”在书里,他更是这样讲述自己对“病”的理解,他说:“四肢健全时,抱怨环境糟糕;瘫痪后,怀念行走奔跑;得尿毒症,又想起长褥疮;人生无所谓幸与不幸,只是两种境遇的比较罢了。” 这样的史铁生却在生前表示,死后要将身体捐献出去,帮助有需要的人获得健康。为此,他在死之前苦撑9小时等来器官捐赠的专人,完成捐肝手术。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因为他自己承受过病痛的折磨,所以想让世间少一个承受病痛的人。自己淋过雨,就希望所有人都有伞!这是一种极其强大的强者思维:虽然我被上帝掌控了,无计可施,可我死之前仍要和上帝抗争,从他手里抢下一个人的健康。强到让人震惊! 最后,给大家看看这本书里的几句经典语录:第一,命运把我推到悬崖边,我就在这里坐下来,唱支歌给你听。 第二,我不高兴是指精神的我,我发烧了是指肉身的我,我想自杀,是精神的我想杀死肉身的我。但是我不敢死,是肉身的我在哀求精神的我,我想结束的是痛苦,不是生命。 第三,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第四,人活一天就不要白活,慢慢地去做些事,于是慢慢地有了活的兴致和价值感。 末尾,致敬史铁生,致敬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