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的菜没少,但钱花得越来越肉疼。 服务员说“分量足”,你吃一半就饱了,剩的能喂狗。 菜单上写着“大份牛排”,上桌一看,巴掌大一块,旁边摆俩小菜当气氛组。 成本涨了? 翻台率跌了? 那为啥客单价敢往上蹦15%? 年轻人不傻了。 大众点评搜“分量实在”,小红书刷“避雷清单”,评论区全是实拍图—— 你标的是“匠心”,我们看的是“心机”。 西贝说要改标示,不改价格。 改个标签,就能把涨价的窟窿糊上? 你当消费者是盲人摸象,摸着“有机”“草原”就掏钱? 农耕记们没喊口号,菜单写得明明白白: “38元,200克牛肉,配三样菜,管饱”。 门店开得比西贝快,复购率高得离谱。 信任不是靠“内蒙古草原”四个字撑起来的。 是菜够分、价对得上、不玩文字游戏。 你省了食材成本,赚了会员储值的钱, 却把“靠谱”两个字,扔进了垃圾桶。 现在不是你卖饭,是消费者在挑饭。 谁真把顾客当人,谁才活得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