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2019年,父母为44岁的蒙曼公开征婚,不要求车子、房子,更不看存款、相貌,只有

2019年,父母为44岁的蒙曼公开征婚,不要求车子、房子,更不看存款、相貌,只有一个要求,可也正是这个要求让无数男士望而却步。 他们只希望未来的女婿能和女儿在精神层面深度共鸣,能接住她上下五千年的谈吐,能并肩遨游历史的瀚海。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却成了现代婚恋观里最难跨越的一道门槛。 蒙曼的故事得从河北承德平泉县的一个书香家庭说起。这姑娘打小就和其他孩子不一样,别人家孩子玩泥巴的年纪,她已经踩着凳子偷翻家里的精装版《红楼梦》了。 父母都是教师,家里三面墙立满书柜,她七岁就啃完了四大名著,走路撞电线杆还捧着《三国演义》入迷。这种对知识的渴求让她最终选择了历史专业,她曾说:“李白杜甫的书看完了,可谁写李白杜甫的书还没看完呢”。 在中央民族大学读书时,蒙曼成了图书馆钉子户。她为了完成冷门论文,坐三十小时硬座跑到新疆喀什找史料。 这种死磕精神让她在学术路上越走越远,27岁就成为中央民族大学最年轻的导师。她的课堂座无虚席,讲到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她突然冲出教室举着冻豆腐比喻:“胡人喝奶如豆腐含水,汉人把水挤出去!”学生们在哄笑间牢牢记住了这个知识点。 2007年冬天,央视《百家讲坛》编导偶然听到她的课,仅二十分钟就拍板邀请。32岁的蒙曼骑着自行车赴约,车筐里芹菜压着邀请函,浑然不知自己将成为节目最年轻主讲人。 电视机前,观众迷上她“说历史比评书还带劲”的风格,她用“高宗头风病成了老天爷的警告”解读武则天称帝,用“檀木屏风压碎波斯地毯”形容太平公主府邸被抄。随着节目爆红,观众开始操心她的终身大事,热心人寄来海归博士资料,南方阿婶绣鸳鸯枕套催婚。 但蒙曼对婚姻有着自己的坚持。在一次访谈中,主持人朱迅突袭发问:“若选个历史人物成家,您选谁?”蒙曼推推眼镜说出三个字:“孙悟空!”全场愕然哄笑中,她认真解释:“智勇双全是非明,唐僧遇难次次是他搬救兵,这才叫真仁义!” 2019年,父母看着44岁的女儿依旧单身,终于拿出半生积蓄在五环买了婚房,那串钥匙在抽屉躺了十一年后,他们决定公开征婚。 老两口明确提出:房车学历相貌全不限,只要懂她!可这个“懂”字难倒众生,相亲男士炫耀房产证被婉拒,咖啡馆里听她讲半小时史学概念后落荒而逃,留下一句“我配不上您”。 征婚遇冷背后,是现代婚恋观与精神需求的激烈碰撞。有人说结婚是柴米油盐,哪来那么多诗和远方?但蒙曼的条件恰似一面棱镜,照出当物质不再稀缺时,灵魂的荒芜反而无处遁形。 她向往的婚姻是“从始至终一心一意,白头偕老”的纯粹,这种理想源自她对历史的洞察。节目中解读“至亲至疏夫妻”时,她犀利点破:亲密关系需共同成长,而非勉强凑合。 如今49岁的蒙曼依然单身,但她活得格外从容。清晨六点打太极,骑共享单车授课,帆布包里塞着教案与学生论文。被问及单身是否遗憾,她从容道:“婚姻是权利,不是必需品。 没有灵魂共鸣的婚姻,不如独自痛快!”办公室顶天立地的书柜是她真正的“老伙计”,她笑着说:“唐太宗杀兄逼父,武则天掐死亲女,你跟他们过试试?至少这些书从不让我寒心。” 她的故事让人思考为什么越优秀的女性越难婚配?或许答案不在“剩下”,而在“选择”。当精神世界足够丰盈,传统意义的“圆满”早已被重新定义。 蒙曼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这样一种哲学:爱情和婚姻可以是锦上添花,但人生的精彩不应由此限定。正如她所说:“我已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不必为外界的期待而妥协。”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活法。蒙曼选择了与诗词历史为伴,在传统文化的海洋中遨游。她坚信“众里寻他千百度,适合的人在前方”,但在等待的过程中,她从未停止活出自己的精彩。 信息来源: 中国网资讯《48岁的蒙曼是北大“诗词才女”,她因为单身而被父母催婚,但她本人的婚姻观却让人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