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抖音的“财政”困境

你听说了吗?

很多人每天都会刷上几个小时的抖音,据说正在测试一个“长图文”的新功能。

啊?还不知道?不要紧。请允许我,向你简单介绍。

这个新功能,支持你在抖音上,发布最长4000字、最多10张图的,“图文”形式的内容。这个篇幅,虽然还比不上微信公众号、知乎这样的内容平台。但是,已经超过了小红书,以及大部分社交动态的长度。

当然。这个新功能,目前还很低调。主要是开放给了PC端的创作者。随着测试的深入,估计还会有不少的调整。

不过,这已经很有意思了。毕竟,这是常年和视频,尤其是和短视频打交道的抖音,突然打起了“长图文”的主意。

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

有人说,这是抖音的“流量焦虑”。因为,抖音的日活用户增长,已经明显放缓。所以,它必须要扩张,必须要去抢夺微信公众号、知乎、小红书的地盘。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可能并不是全貌。

所以今天,我也想和你分享我的看法。权当是一个补充。

新功能的背后,是抖音的“财政”困境。

什么意思?什么是抖音的“财政”困境?

这样。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在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它的名字,叫“抖国”。国民们来到这里,主要是为了放松、娱乐,为了获得多巴胺带来的即时满足。

但是,为了维持整个国家的运转、支付庞大的开支,为了搞建设、谋发展,抖国,也得有自己的“财政收入”。

那么,这个“财政收入”,要从哪里来?

主要靠“税收”。

国民们在刷短视频的过程中,看见的那些广告和电商内容,就是抖国的“税收”。本质上,这是抖国向国民征收的“注意力税”。

那么,这个“注意力税”的税率,应该是多少呢?

这是一个关乎抖国生死的数字。马虎不得。好在,经过了无数次的测试,抖国终于发现了一个,近乎铁律的税率。

8%。

为什么只能是8%?不能更高?

原因很简单。无数次测试发现,一旦超过这个数字,国民就会觉得,这个国家“商业味”太浓。国民的幸福感,就会下降。然后,他们就会用脚投票,选择减少停留时长。甚至,直接选择离开,去往绿泡泡国、哔哩哔哩国、或是小红国。

于是,这个8%的税率,就成了抖国的“财政”困境。因为这条8%的红线,相当于是给抖国的“财政收入”,设定了一个难以逾越的天花板。

那,怎么办?

如果不能提高税率,但又想增加总税收,那抖国的办法,就只能是,做大整个国家的GDP。

什么是抖国的GDP?

答案是,国民的总注意力。

只要总注意力上涨了,乘上8%的结果,就是上涨的。

可是,抖国要怎么才能做大国民的总注意力呢?

我们知道,拉动国家的GDP增长,通常要靠投资、消费、出口这“三架马车”。抖国,也有自己的三架马车。这三架马车,是将消费决策中“需求”、“触点”、“信任”三要素进行不同组合,变成三种电商形式:

兴趣电商、社交电商、搜索电商。

咱们一项项来看。

第一架马车,是兴趣电商(出口)。

它的决策路径,是从触点→需求→信任。

你本来没想买东西的。就是在漫无目的地“逛”。突然,一个视频(触点)打动了你。你瞬间就产生了“我需要它,我现在就需要它”的感觉(需求)。然后,你拖着最后一点理智,看了一眼店铺信誉(信任)。没问题了。下单购买。

你本来不需要拌饭酱,但刷着刷着短视频,这个人怎么能吃的这么香。冲动之下,买了一大瓶。这就叫兴趣电商。

这是一种典型的“货找人”。通过算法推荐,激发你的短期购买冲动。就像一个国家的外向型经济。

第二架马车,是社交电商(消费)。

它的决策路径,是从信任→需求→触点。

你因为特别相信一个主播(信任),所以当他向你推荐产品的时候,你会觉得“我也许需要,我应该是需要的吧”(需求)。于是,你点开317号链接(触点),完成了下单。

你相信李佳琦、相信罗永浩、相信各种大大小小的主播。所以他们推荐什么你都愿意高看一眼。这就叫社交电商。

这是一种典型的“激发内需消费”。

第三架马车,是搜索电商(投资)。

它的决策路径,是从需求→触点→信任。

你的耳机坏了,得买一副新的(需求)。于是,你主动地来到了淘国(触点),搜索“新款耳机”。一番对比之下,你选择了一家信用更好的店铺(信任)。最终,完成购买。

今天参加婚礼,缺一条礼服,所以搜索礼服。杯子被打碎了,上网搜索杯子。这就叫搜索电商。

这是一种典型的“人找货”。是你有了明确的需求之后,主动寻找解决方法的行为。这就像是一个国家的“固定资产投资”。是一种确定性更高的经济活动。

那么现在,抖国的这三架马车,情况如何?

首先,内容电商,有些失速。在过去的几年里,这架马车,为抖国赚取了大量的GMV。但数据显示,GMV的增长率,已经从早期的单季同比超过60%,减缓到了20%左右。单纯依靠算法推荐这件路,越来越难走了。

其次,社交电商,一直不太乐观。抖国当然也尝试过。但效果一直不温不火。因为“刷完就走”的特性,抖国很难沉淀下微国那样的强信任关系。

所以,搜索电商,就成了抖国提高国民总注意力的必然选择。

好消息是,这架代表“投资”的马车,已经展现出了一些潜力。根据官方数据,抖国有超过八成的国民,会使用搜索功能。和电商相关的搜索量,也在飞速增长。据说,搜索电商所贡献的GMV,已经占到了抖国电商的一半。

这就说明,“加大投资”这条路,大概率是走对了。

那么,还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搜索电商”这架马车,跑得更快、更有力?

有。修路。

搜索引擎,其实并不喜欢零散的、非结构化的、稍纵即逝的短视频。它喜欢的,是信息密度高、关键词丰富、逻辑结构清晰、能沉淀下来的长篇内容。

一篇4000字的新能源车深度评测长文,对搜索引擎的价值,要远比100个15秒的短视频来得大。因为前者是信息,是知识,是能够直接用来回答问题的“解决方案”。而后者,更多是信号,是情绪。

你发布的10分钟的视频,也只能被贴上几个粗略的标签。比如“汽车评测”。比如“新能源”。但视频里关于电池技术、底盘调校、智能座舱的深度逻辑和海量细节,都是很难被搜索引擎进行结构化理解的。但是,文字就不一样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段落,都是结构化的信息,都是未来搜索时可以精准匹配的“路标”。

理解了这一点,你再回过头来,看抖国的“长图文”功能,可能就会有一些全新的思考了。

它不是为了和微国抢国民,也不是为了让国民能在抖国多读书。

它的本质,是一项“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抖国要做的,就是为“搜索电商”这架未来的核心经济引擎,修建一个高质量的“高速公路系统”。

每一篇高质量的长图文,都会成为这条高速公路上的一段坚实路面。

当成千上万的国民,开始在抖国发布关于产品评测、旅行攻略、知识科普、行业分析的深度长文时,他们实际上是在为抖国的搜索引擎,源源不断地生产着最优质的“燃料”和“弹药”。一个海量的、结构化的、独家的深度内容库,会在抖国内部形成。这个内容库,可以用来“被搜索”,也可以用来“被训练”。

而一旦国民们发现,在抖国搜索“30万以内家用SUV怎么选”,所得到的包括长文深度分析、短视频直观展示、直播实时答疑在内的结果,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更直观、更可信、更丰富时,他们就会把最具商业价值的“高意图搜索”行为,大规模地迁移到抖国。

最终,抖国就有机会,基于国民的精准搜索意图,进行广告和电商的高效转化,从而在一个更高的国民总注意力的基础之上,实现“财政收入”的暴涨。

是的。这就是抖国的故事。

简单总结一下。

所以,常年和视频,尤其是和短视频打交道的抖国……啊不是……抖音,为什么突然打起了“长图文”的主意?

“流量焦虑”,只是一个表象。它真正的困境,是主信息流的“注意力税”,已经摸到了8%的天花板。为了突破这个困境,它必须做大自己的用户总注意力。因为总注意力上涨了,乘上8%的结果,就是上涨的。但是,能够拉动总注意力的三架马车里,“内容电商”和“社交电商”各有各的难处。于是,“搜索电商”就成了抖音必然的选择。而推出“长图文”功能,就是为了给“搜索电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么,抖音会不会从此就从一个“多巴胺工厂”,变成一座“图书馆”呢?

还不确切知道。看后续发展吧。

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抖音正在面对的,至少不会是简单的平台之争。

抖音面对的,可能是未来互联网的“信息入口”和“商业入口”的定义权之争。

因为当一个平台,开始建设能响应用户主动探寻的基础设施时,它想做的,就已经不只是“让你消磨时间”了。

它想做的,是成为“帮你解决问题”的第一选择。

这,或许才是“长图文”功能背后,抖音真正的追求与野望。

观点/刘润主笔/二蔓编辑/歌平版面/黄静

这是刘润公众号第2722篇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任何机构或个人抓取本文内容,用于训练AI大模型等用途

PS:亲爱的朋友,距离2025“进化的力量·刘润年度演讲”,还有34天。

为了这场演讲,我一刻不敢停歇。我会把这一年咨询、参访、请教、游学的精华,浓缩成一场4小时的演讲,向你汇报。我为你准备了历年演讲的PPT、回放以及全文稿。欢迎你添加小师妹领取。

线下门票也已同步开售,现在购买,还可以享受早鸟优惠价。如果你想知道现场和线上相比有什么独特的体验,欢迎看看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