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章女士修建民宿,图纸上的承重墙要求是40厘米,师傅却只修了35厘米。三层楼一共42根承重墙,全部不达标。章女士问师傅怎么回事,对方说:“凭我的经验,只用35厘米就够了。”章女士让他整改,师傅表示,如果用碳纤维加固,得花三四十万,还说“没那个必要,不会有问题的”。 章女士要在自己的宅基地上建民宿,就请来了本村的费师傅。之前费师傅也给村里建过很多房子,所以章女士比较信任他。 当时讲好,章女士出材料,费师傅出工人,照着图纸施工就行,到时候给他人工费。 现在已经进入装修阶段,章女士前后已经给了费师傅15万,后续还有一些尾款,等装修完再结,加起来大概十七八万的样子。 不过,最近陆续要开始装玻璃门了,结果发现装不上去,好像留的空间少了两厘米。 这事很快传遍了村里,大家都来出谋划策。有好朋友建议章女士,干脆去做个鉴定,看看这房子到底达不达标。 自从发现玻璃门装不上,章女士也起了疑心,就直接找了鉴定机构来帮忙检查。 结果发现,除了装玻璃门的地方不合格,承重墙的尺寸也不够。图纸上标明承重墙需要40厘米,章女士家的承重墙已经包边了,加起来才37厘米,要是除掉包边,实际只有35厘米。而且三层楼一共42根柱子,每层14根,全部都偏小。 后来章女士找到费师傅,问他怎么回事,为什么不按图纸建。 费师傅说:“我给村里其他人建的,都只用35厘米,没问题的。以我的经验看,就这么大刚好合适。” 章女士觉得,自己都找设计师帮忙设计了,人家都是按电脑设计出来的,特别标准。三层一底的房子需要多大的承重墙,人家也都核算过,你怎么能擅自更改呢? 费师傅看章女士有点较真,不认同自己的经验,于是改口说:“当时你父亲也在场,我问过你父亲,他是同意的。” 章女士就去问父亲有没有这回事。她父亲看着很实在,赶紧说:“修房子我就是帮忙打打下手,看看工人的进度,我哪敢参与他们具体的修建啊?” 章女士当然相信父亲不会擅自做主,就算有哪里要改,父亲肯定会先通知她,问问她的想法。 随后,章女士找到费师傅,让他整改,不然后面的工时费就不会给他结算。 最后,村委会也帮忙调解。当时费师傅还说,承重墙做小不是他的意思,是设计师让改的。 大家都知道他是在说谎——设计师根本不认识他,中间也没通过电话。后来找设计师求证,双方确实从来没有联系过。 之后章女士也问过设计师,这种情况该怎么办,35厘米的承重墙会不会有问题。 设计师只说,当初设计成40厘米是有道理的,是根据楼层的高度、宽度合理计算出来的。 当然,40厘米不是底线,肯定会有一定的余量,但费师傅确实不该擅自改动,这样会让房子没那么牢固。他建议章女士,加固时不一定用碳纤维,用钢架也可以。 现在章女士和费师傅谈不拢这件事,她决定工程进度不变,该整改的整改,该装修的装修,同时会走法律程序维权。 网友们觉得费师傅是多此一举:“既然给了你图纸,照着上面建就行了。人家出材料,你算工时,你怎么还替主人家‘节约成本’呢?现在真是得不偿失。” 那么,本来是40厘米的承重墙,师傅却只修建了35厘米,由于材料是章女士出的,不算是传统意义上偷工减料,这种行为该如何看待呢? 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六十九条规定,房屋建筑使用者在装修过程中擅自变动房屋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的,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也明确禁止未经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 章女士作为房屋所有者,有权要求师傅按照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进行整改,以确保房屋安全,若师傅拒绝,章女士走法律程序维权是合理且必要的。 一旦房屋因承重墙尺寸不足出现安全问题,如墙体开裂、房屋坍塌等,师傅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面临刑事责任追究。 对于章女士的这件事,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素材来源于1818黄金眼。9月18日报道。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