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浙江湖州,一女子请同村男子帮忙建民宿,自己拿材料,预估费用十七、八万,她先支付给

浙江湖州,一女子请同村男子帮忙建民宿,自己拿材料,预估费用十七、八万,她先支付给对方15万。谁知,装修的时候发现门安不上了,承重梁下坠了2cm,女子不淡定了,赶紧找人检测,这不测不知道,一测吓一跳,3层楼,每层有14根承重柱,共42根承重柱,都比设计图纸上偏小,存在安全隐患。女子愤怒不已,找到男子讨要说法,可对方先说是女子父亲同意缩小的,又说经设计师同意的。可女子父亲和设计师均否认了这一说法。 张女士在自家宅基地上建民宿,眼看着三层楼房主体完工,只剩装修收尾,心里满是期待,盼着装修一结束就能热热闹闹开张。 可没成想,安装玻璃门时出了岔子,工人忙活半天,门始终装不上。 后来拿尺子一量才发现,原来是承重梁下坠了2厘米。 工人赶紧把情况告诉张女士,她瞬间懵了:房子刚盖好没多久,承重梁怎么会下坠?这绝非小事。 同村人提醒她:这事可不能马虎,赶紧找专业机构鉴定,看看房子到底有没有安全隐患。 张女士立马请来专业机构检测,重点抽检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尺寸。 结果出来后,她的心凉了半截:实测的5个混凝土梁柱构件,没一个符合当初的设计要求。 轴柱设计尺寸本是400毫米×400毫米,实际测量却只有350毫米左右,误差早已超出规定的“+10至-5毫米”范围。 更严重的是,这栋三层民宿每层有14根承重柱,总共42根,竟没有一根符合标准,全都比图纸要求的偏小。 张女士原本想着给柱子包上35毫米左右的圆角能弥补些,可包完后尺寸仍不到370毫米。 原来,张女士的房子是请同村的费师傅施工的。 她觉得都是村里人,知根知底,肯定靠谱。当时约定材料由张女士自购,费师傅负责施工,双方彼此信任,很多细节没特意白纸黑字写清楚。 张女士估算施工费大概十七八万元,出于信任先付了15万,剩下的本打算后期结清,没料到会出这种事。 张女士连忙找费师傅讨要说法,对方却不以为然:凭我的经验,咱们村委这边盖房,柱子做350毫米就够了,没必要按图纸上的400毫米来。 这话让张女士又气又急,当即反驳:这可不是能凭经验的事!这房子要开民宿,真出了安全问题,一句“凭经验”根本承担不起后果! 费师傅又辩解,称当初建房时跟张女士的父亲确认过,承重柱按350毫米施工。 张女士立刻反驳:我爸根本不懂这些,就算你跟他提了,也得跟我这个主事的商量吧? 为解决问题,村里和镇里都出面组织过双方协商,还提到了加固方案,说梁和柱子可以贴碳纤维加固。 张女士虽不太懂专业术语,但也打听了下,加固费用大概要三四十万元。 可费师傅不认同这个方案,仍一口咬定350毫米的柱子绝对没问题。 张女士不肯让步,认为这事费师傅应负全责,可费师傅又把责任推给设计师,声称是经设计师同意的。 对此,设计师明确表示:我根本不认识他,他什么时候问过我意见? 设计师还解释,每栋楼的荷载、层高、功能用途都不同,400毫米的柱体尺寸是根据这栋民宿的特殊情况,用软件计算得出的,符合要求,并非随便定的最低标准。每根承重柱都缩小尺寸,必然会影响承重性能。 同时,设计师提出了一个更省钱的加固办法:用钢构加固,能比贴碳纤维省不少成本。 如今民宿装修停在半道,张女士十分犯难,但她表示,接下来会仔细研究加固方案,同时准备走法律程序,追究费师傅的责任并索要赔偿。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28条规定: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 。 费师傅未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的400毫米×400毫米尺寸建造承重柱,无权擅自缩小尺寸至350毫米左右,一旦房屋因柱子尺寸问题出现安全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费师傅要承担全部责任。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4条规定: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偷工减料,不按照工程设计图纸施工的,责令改正…… 费师傅施工的民宿经检测柱子尺寸不符合标准,已造成工程质量问题,应承担返工、修理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若其张女士走法律程序,费师傅不仅要承担民事赔偿,可能面临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的处罚。 《民法典》第57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虽然张女士和费师傅没有合同约定,但张女士支付给费师傅15万元的同时,双方就形成了合同关系。 费师傅有义务按照张女士提供的图纸要求完成施工。 费师傅擅缩小承重柱的尺寸,构成违约,张女士有权要求费师傅对民宿进行加固处理,若因房屋质量问题导致民宿开业延迟,造成经济损失,张女士也有权向其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