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兰州牛肉拉面“工匠精神”系列报道之六兰州牛肉拉面引领城市文化新风潮重构饮食文化新IP

《时尚芭莎》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的兰州牛肉拉面大片

9月,《时尚芭莎》携手兰州万象城,用光感大片展现街头“牛大”与高冷模特的奇妙碰撞;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中心以网红IP“绿马”打造“绿马吃牛大”迷你定格动画,引发广泛关注……兰州牛肉拉面,这一美食名片正以全新姿态进军时尚界与文化领域,鼓励创作者们以“工匠精神”为魂,呈现其技艺、哲学与美学的融合城市IP新形象。

“牛大”进军时尚界

文艺创作形式呈现多样化

9月,兰州牛肉拉面在时尚界频繁圈粉。《时尚芭莎》联合兰州万象城拍摄的一组时尚大片中,再高冷的模特端上一碗二细的牛大坐在桌上,也难掩美食带给人类的愉悦与松弛,被网友评为“最生动的街头时尚大片”;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中心也拉着网红IP“绿马”再次“搞活儿”,制作了一部“马师傅”迷你定格动画,场景就是“绿马吃牛大”,被外地文创团队送上羡慕眼神:“‘马师傅’的短片咋拍的?”还有更多外地网友对兰州牛肉拉面的多样面型投来好奇目光。

围绕着兰州牛肉拉面的时尚文艺创作蓬勃发展,背后是甘肃对服务消费行业的大力支持。今年8月,我省出台《2025年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工作清单》,其中提出,要深挖影视IP价值,开展“跟着电影品美食”等活动,鼓励电影制片企业将特色美食及农产品植入电影,形成“影视带货”效应;支持餐饮企业结合电影内容创新推出主题单品、主题餐厅、影视套餐等,促进电影和餐饮消费相互赋能。尤其是在短剧产业爆火的当下,更鼓励实施“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为兰州的美食王牌、城市名片,兰州牛肉拉面背后的文化意义更生动体现了兰州人“兼容并蓄、务实创新”的品格,而这恰恰与“工匠精神”中“精益求精”的开放性与动态性相契合。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把多勋认为,兰州牛肉拉面的“工匠精神”,是融合技艺、哲学、美学于一体的活态文化实践,从微观层面具体而生动地诠释了文化强省的内涵,“深入挖掘并弘扬这一碗面中的‘道’,使其从街头巷尾走入国际视野,不仅能让世界通过舌尖记住甘肃,更能让世界通过匠心精神读懂甘肃。”

传播城市文化

打造“行走的城市名片”

从兰马赛场到奥体中心的演唱会现场,预包装兰州牛肉拉面品牌正以越来越积极的态度“刷存在感”,进而赢得好感。跑道上、场馆里,和“兰州牛肉拉面”的可爱充气人偶合影,成为外地游客的一项打卡内容。

游客和兰州牛肉拉面充气人偶合影

“兰州牛肉拉面是一张城市名片,那么,预包装兰州牛肉拉面更是‘行走的城市名片’,我们要深挖背后的历史故事、民族交融等文化元素,融入品牌建设。”对于这张“行走的城市名片”,甘肃陇萃堂营养保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王小伟有不少想法:下一步计划打造“蘭啵旺”专属IP“蘭小旺”,以黄河娃娃为原型,头戴拉面师傅白帽、手持汤勺,形象贯穿产品包装、广告与文创;核心产品“敦煌飞天款”包装,提取莫高窟祥云、飞天元素,搭配“一碗拉面,连接千年”文案,既突出“正宗兰州血统”,又形成差异化记忆点。

“跨界合作是传播城市文化的重要途径。”王小伟介绍,“去年,我们联合兰州马拉松推出能量拉面礼盒,成为赛事抢手产品;今年,我们将与甘肃省博物馆联名打造‘文物里的拉面’限定款,希望将唐代面食俑图案印在包装上,在线上全力推广。另外,我们正与甘肃可口可乐洽谈推出‘拉面+汽水’组合装,通过这些举措,不仅提升品牌辨识度,更让外界看到兰州的创新与传承。”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戚凯翔十分认可丰富的文化传播形式——讲好“拉面故事”,不仅是讲述一门手艺,更是要讲述一个城市、一个省份在历史长河中如何通过开放、学习与自我革新,将多重元素内化为自身文化积淀的宏大叙事。“一碗兰州牛肉拉面,是黄土高原的筋道面粉、草原的优质牛肉、西域传来的香料与移民城市智慧的精妙结合,是文化交融的产物,是历代匠人不断吸收各方长处,优化工艺,成就了今日的极致风味。”戚凯翔在其一篇《论兰州牛肉拉面工匠精神与文化强省建设内在逻辑》的文章中阐述道,“这种精神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包容性与发展性是优秀文化的必要特征。”(首席记者赵文瑞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