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张新建拍《闯关东》,他拿着200万请陈道明演朱开山,被直接拒绝了,随后他找到李幼斌,但也被拒绝了:我现在轻易不敢接东北的戏。这两记闭门羹,差点让这部后来封神的剧作胎死腹中。 导演张新建一开始筹备的时候,心里最理想的人选就是陈道明。 他觉得朱开山这个角色要有气场,要能演出那股子山东汉子的劲儿,而陈道明无论从演技还是名气,都再合适不过。 张新建很有诚意,拿着两百万片酬和厚厚一摞剧本就登门找陈道明。 哪知道陈道明看完剧本后很客气地拒绝了。 原因也简单,他当时已经接了别的戏,档期对不上。 陈道明这个人出了名地严谨,从来不喜欢轧戏,更不想因为时间赶不上而影响质量。 张新建磨了几次,结果都一样,只能灰溜溜地回来。 陈道明没接,戏就没法往下走。 眼看着其他演员都基本定下来了,就差男主角朱开山。 张新建急得直挠头,这时候导演孔笙给他出主意,说李幼斌也不错啊,刚靠《亮剑》爆火,观众缘特别好,演技也硬。 张新建一听,觉得有道理,就马上给李幼斌打电话,把剧本、角色和片酬全都说了一遍。 他以为李幼斌会很痛快地答应,没想到人家一听要去东北拍,立刻犹豫了,最后干脆直说:“我现在轻易不接东北的戏了。” 拍《亮剑》的时候,李幼斌吃过大苦。 那会儿在东北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气里,他穿着单薄的棉衣,趴在雪地里一拍就是一整天,还得反复几十遍。 冷得骨头缝都在打颤,手脚冻麻不说,身体还落下了毛病。 所以一听《闯关东》还得去东北,李幼斌心里立马犯怵,不想再折腾。 这下张新建彻底犯难了。 别人劝他,不行就换个演员吧,反正也不是非他不可。 但张新建死活不松口,他心里认定,朱开山这个人物太重要,要是演员气场撑不住,这么好的剧本就废了。 没办法,他最后只能“死缠烂打”。 他让人把剧本送到李幼斌家里,还专门托助手带话:“一定要让李老师看完。” 李幼斌一开始根本没当回事,把剧本随手扔在沙发上。 后来他媳妇史兰芽下班回家,看见剧本随便翻了翻,越看越觉得有意思,一口气看到半夜,合上本子就跟李幼斌说:“这戏你一定得接,写得太好了,错过了可惜。” 李幼斌这才真正拿起来仔细看,一口气读完,心里也被打动了。 他觉得这不仅是个戏,更像是一部浓缩了半个世纪百姓生活的史诗。 再想想导演的坚持和老婆的劝,他心里慢慢松动了。 第二天,他给张新建回了电话:“我接了。” 张新建接到电话的时候,差点没激动疯了。 生怕李幼斌反悔,挂了电话就赶到他家,把合同摊在桌子上,当场按了手印。 事实证明,这个坚持没错。 李幼斌把朱开山演得既有骨头也有血肉,那股坚韧、厚道又讲义气的劲儿,让观众记得牢牢的。 《闯关东》一播出,好评如潮,成了很多人心里的经典。要是当初陈道明、李幼斌都没接下,那这部戏说不定很难有后来这样的影响力。 信源:山东电视文旅频道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