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9月16日电(可达)近日,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了“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其中,华夏银行排名第146位,彰显了其在复杂经济环境中稳健发展的综合实力。
这份成绩单与华夏银行近日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形成呼应。2025年上半年,华夏银行资产总额达4.5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96%,在规模稳步扩张的同时,绿色金融、数字经济等战略领域表现亮眼,经营质效呈现结构性优化态势。
根据华夏银行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该行拟合计派发现金股利15.91亿元,继续保持现金分红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与投资者分享经营发展成果。
资产结构持续优化战略领域重点发力
华夏银行持续获得社会认可背后,是资产规模的稳步增长与结构的持续优化。
2025年上半年,华夏银行总资产突破4.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731.34亿元;其中,存款总额达23231.59亿元,较年初增加1717.89亿元,为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基础。在信贷投放上,华夏银行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重点布局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资产结构。
其中,绿色金融领域,华夏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达3329.05亿元,贷款增速高于全行贷款总额增速14.48个百分点,远超全行贷款平均增速,体现了该行践行“双碳”战略的坚定决心。作为绿色金融债券发行的先行者,华夏银行年内成功发行2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持续完善绿色信贷、绿色投资、绿色租赁等综合服务体系,为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在数字经济赛道,华夏银行同样表现突出。报告期末,投向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贷款增速高于全行贷款总额增速12.13个百分点,占比同比上升0.39个百分点。通过深耕数字化客群经营,该行实现了存款日均、贷款投放和客户规模的同步提升。在汽车、物流等重点产业,华夏银行运用产业数字金融模式,有效满足了企业数智化转型的金融需求,形成了“金融+科技+产业”的良性互动格局。
数字化赋能质效升级营收结构改善
面对银行业净息差持续收窄的挑战,华夏银行通过深化数字化转型、优化营收结构,实现了经营质效的稳步提升。
2025年上半年,华夏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2.55%,在营收占比中持续提升,成为对冲息差压力的重要力量。这一增长得益于该行在财富管理、信用卡等业务领域的场景化创新与数字化赋能。
同时,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华夏银行提升运营效率的重要引擎。2025年上半年,该行企业级数据服务平台“数据魔方”入选“2025年央国企数字化转型十大标杆案例”。该平台通过构建“多维监测+数据分析+数据建模”的赋能体系,实现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闭环。
据了解,华夏银行全面深化智慧运营体系建设,持续推动营业网点数字化转型,强化网点数据聚合分析能力,深入推广数字函证业务,持续深化RPA技术应用。目前,在线场景总数达到2045个,累计节约工时35.21万小时。
战略深耕普惠实体经营整体安全稳健
作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华夏银行始终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在普惠金融、小微企业支持等领域持续发力。
2025年上半年,华夏银行围绕普惠金融构建支持体系,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903.2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21%,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年化利率比上年下降52个BP,精准滴灌市场主体。通过线上化产品体系,实现了小微贷款申请、签约、提款全流程线上操作,有效满足了企业“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
在风险管控方面,华夏银行呈现“对公稳健、结构优化”的特点。截至6月末,公司贷款不良率较上年末下降0.23个百分点至1.36%;通过强化数据驱动的风险监测、加大问题资产清收处置力度等措施,保持了整体不良贷款率1.60%的稳定水平。资本充足率13.07%显著高于监管要求,为业务发展预留了充足空间。
华夏银行表示,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战略规划目标,持续加大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深化集团化与精细化管理,扎实推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