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哭了!”9月12日,江苏一男孩担心妈妈在家没饭吃,看到好吃的,就趁老师不注意,悄悄塞进自己口袋,想带给妈妈吃,被老师发现后,男孩极力守护给妈妈带的“好东西”,看到老师把吃的从他口袋拿出来,男孩瞬间放声痛哭,网友:他不懂什么叫不卫生,只想给妈妈最好的![舔屏] 一个五岁的小男孩排队打饭时,眼睛一直盯着餐盘里的红烧肉,拿到饭后,他没有像其他小朋友那样立刻开吃,而是小心翼翼地环顾四周。 趁老师转身盛汤的间隙,男孩快速夹起一块肉塞进裤兜,动作熟练得让人心疼,仿佛早就计划好了这一切。 这个动作重复了四五次,每次都是同样的小心翼翼,他的裤兜很快就鼓了起来,走路时还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细心的刘老师注意到了异常,男孩的深色裤兜明显有凸起,隐约还能看到油渍渗透出来。 “小宝,你的口袋里装了什么?”刘老师蹲下来轻声问道。 男孩瞬间紧张起来,双手死死捂住口袋,小脸涨得通红,无论老师怎么劝说,他都不肯松手,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当老师轻轻拉开他的小手,从口袋里掏出那些已经沾满灰尘和线头的肉块时,男孩彻底崩溃了。 他一边哭一边伸手想把肉抢回来,鼻涕眼泪糊了一脸,周围的小朋友都被吓到了,教室里安静得只剩下他的抽泣声。 “我要带给妈妈吃!”男孩终于说出了实话,声音带着浓重的哭腔。 原来,男孩的妈妈是一名工厂流水线工人,每天早上六点就要出门,晚上经常加班到九点多才回家。 男孩看到妈妈每天那么辛苦,总想为她做点什么,这天看到学校的红烧肉特别香,他第一个想法就是要带给妈妈尝尝。 刘老师看着手里那些已经不能食用的肉块,心里五味杂陈,她耐心地向男孩解释:“宝贝,妈妈知道你的心意就很开心了,但这些肉已经不能吃了。” 男孩依然抽噎着摇头,小手一直指向老师手中的肉,仿佛那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贝。 男孩的妈妈王女士得知这件事后,当晚就请了半天假提早回家,她紧紧抱住儿子,眼泪不争气地掉了下来。 “妈妈平时忽略了你的感受,对不起,”王女士说,她没想到五岁的儿子已经开始心疼自己了。 那天晚上,王女士特意做了红烧肉,看着儿子狼吞虎咽的样子,她暗下决心要调整工作时间,多陪陪孩子。 孩子用最原始的方式告诉我们,爱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传递最温暖的心意。 当我们看到孩子护住口袋时颤抖的小手,听到他们带着哭腔的坚持,其实是在见证最纯粹的人性光辉。 这种不加修饰的真心,恰恰是成年人世界里最稀缺的东西,或许我们都应该向孩子学习,用更直接的方式表达爱意。 网友热评: “这孩子护食的样子让我想起小时候藏零食给爸妈,虽然现在想想肉都掉地上了,但那份心意是真的甜!” “看到孩子哭到打嗝我还以为是熊孩子捣乱,看完报道直接泪崩,现在多少孩子宁愿刷手机也不愿和爸妈说句话,这娃的举动太戳心了!” “建议学校设个'爱心传递角',让孩子把想带回家的食物登记好,既保证卫生又能实现心意,现在孩子表达爱的方式太笨拙了,需要正确引导!” “突然发现现在的娃比我们这代人更会疼人,我表妹上初中还天天给爸妈带早餐,虽然有时候是便利店买的,但那份心意比啥都珍贵!” 你小时候有没有做过类似“藏零食给爸妈”的暖心举动?如果现在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教孩子用哪些更合适的方式表达爱?欢迎分享你的故事和想法! 信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