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上海,一女子刚生完孩子,就和丈夫闹起了矛盾,起因是给孩子起名字的问题。双方都认为

上海,一女子刚生完孩子,就和丈夫闹起了矛盾,起因是给孩子起名字的问题。双方都认为对方起的名字不好,都认为要使用自己起的名字,且互不相让,这导致孩子出生1年多,出生证明却迟迟未办下来。 最早说起这事,是王某的一个高中同学在饭局上提的。她随口说了一句“她家孩子还没户口”,大家一愣,才知道是出生证都没办下来。 孩子出生在2024年年初,春天。顺产,体重七斤四,王某恢复得挺快,出院那天医生让家属准备办出生医学证明。说得也简单,两人带着户口本来一趟就行。 但那天出院,张某看着孩子说想好了名字,要“有点气场的那种”。王某没接话,只是把自己备忘录里的一串名字翻出来给他看。 “承屿”“煦之”“子辰”,她选了三个,问:“你觉得哪个能接受?” 张某皱着眉摇头:“太软了,像小说男主。” 王某翻了个白眼,没再说话。她心里有气,但忍住了。 起初还想着慢慢沟通,但没几天,两个人就因为这个事吵了起来。吵得不激烈,但持久。她说你起的名字太夸张,他说你那个像诗歌朗诵。 张某妈在旁边劝,说:“男孩名字该由爸爸来定。”王某那天没吭声,晚上收拾了几件衣服,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之后两人几乎不见面,偶尔微信联系,也都是在说孩子的事,但每次最后都会绕回名字。 张某有次自己跑去医院,拿了材料想办出生证明,被工作人员拦住,说必须父母双方在场,或者带有授权书。 他当晚就发消息给王某:“写个委托吧,我去办。” 王某回:“不行。” 她怕他背着自己改名字。 2025年春,孩子满周岁,王某提起了离婚。去法院起诉的时候,顺便也请法院判个名,好把出生证办了。 开庭那天,两人一句废话都没说,法官念完诉求,让他们再协商一下孩子的名字。张某带了打印好的几页资料,是网上搜来的“名字影响性格”的研究截图,还在现场念了一段:“名字会影响一个人的社交预期和自我认同感。” 王某没说话,只是抿着嘴坐着。 后来法院安排调解,一次不成,两次也不成。到第三次,调解员说:“不然你们各退一步?” 王某那天带着孩子来的,孩子哭了一路,她脸色很差,只说:“不叫雷霆就行。” 张某点点头:“那就叫承霖。” 协议签好之后,法院给了五天时间让两人去医院办出生证明。 第4天下午,张某突然发消息,说还是不想跟王某碰面,让她写个委托书,他自己去。 王某没答应。这事又回到了法院。 法院这边最后是让张某办好证件交给王某,配合孩子落户。王某同意了,但说以后再不想见到张某。 今年夏天的某个下午,两人最后一次一起走出法院。天气很闷,刚下过一场雨,地上还有水。 张某低头走在前头,王某抱着孩子慢慢跟着,鞋子踩水的时候有响声。 有记者问王某,觉得这一年多折腾值不值。 她想了下,说:“总比一直没户口好。” 张某没理会,转身打了个电话,说了句:“这点破事,还得上法院。” 没有人接话。 事后有人评论说:“就是个名字,至于嘛。” 也有人说:“不是因为名字,是因为名字背后没把彼此当回事。” 孩子现在已经会叫人了,叫妈妈清楚,叫爸爸有点含糊。他还不知道自己叫啥,也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也许有一天他会问,爸爸妈妈为啥会因为这个吵那么久。 到时候,大人可能也答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