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谍报上不封顶》发布了预告片,剧中主角任少白一句“给我打包一份德兴馆的焖猪蹄”,让这道并未在片中露出庐山真面目的上海老字号同名菜,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
那么问题来了:上海焖猪蹄究竟是道什么菜,长啥样呢?而你知道吗,上海其实有两家“德兴馆”。
先说被大家高度关注的上海焖猪蹄,是一道不折不扣的本帮红烧代表性菜品,老上海对其的地道叫法是“上海焖蹄”,这个蹄一般指的是猪蹄膀。据上海德兴馆非遗传人梅林介绍,这道菜通常选用的是猪前腿蹄膀,其肉质紧实,脂肪分布均匀,以酱油、冰糖等调味。耐心焖煮约2小时后,菜品色泽红亮,卤汁浓稠,挂于肉上,口感软糯,肥而不腻,所以以热吃为佳,方能品尝到个中的美妙滋味。
上海德兴馆-德兴焖蹄
再来说说剧中提及的“德兴馆”。实际上,上海有两家店名中带着“德兴馆”的老字号——“德兴馆”和“上海德兴馆”。
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现在被大家简称的“德兴馆”位于广东路,其全名应叫德兴面馆,顾名思义以面品著称。“上海德兴馆”则是一家以非遗本帮菜闻名的中华老字号,所以又被称为德兴菜馆,有多家连锁分店。
上海德兴馆初创于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店内厨师大多是有几十年烹饪经验的上海本地人,尤以烧、炖、炒、烩、炸见长。其历史与上海老城厢十六铺密不可分。当年土生土长的上海小贩阿生在法租界洋行街(今阳朔路)南首的真如路2-4号开设了一家双开间门面的酒菜馆子,专门供应上海人爱吃的红烧肉、黄豆芽炒肉丝、咸肉豆腐汤、红烧小黄鱼等家常菜。附近的码头工人等经常光顾。后店面盘给了一位名叫万云生的营造商,极具经营思路的他在原址翻建三层楼面的饭店,挂出了“上海德兴馆”的招牌。又由于地处十六铺,背靠老城厢,由此也自然而然产生了创制上海本帮特色的念头。
上海德兴馆(复兴荟店)
上海德兴馆(豫园店)
于是,他们根据浦东民间菜肴的精华加以改进,对菜首重选料,逐步发展出了“选料严谨,四季有别,重视汤菜,风味清鲜”的经营特色,也创制出了数十道流传至今的名菜,如:青鱼秃肺、下扒甩水、扣三丝,以及被誉为“天下第一参”的虾子大乌参等,成为当时本帮菜系的代表之作。也让上海德兴馆成为当时上海滩政界、银行界、文艺界知名人士宴客、聚餐的首选场所。如今,上海德兴馆的“德兴馆本帮菜肴传统烹饪技艺”已列入非遗名录。
.上海德兴馆非遗技艺
再说回德兴面馆。德兴面馆的创始人沈遐兴于1878年选址老闸桥南堍(现福建中路529号)开设首店,其以供应面点为主,本帮菜品为辅。2003年,德兴面馆搬到了广东路福建中路口,成为了今天的德兴面馆广东路店,店招为“DX德兴馆”,其经营以面业为主,同时兼营四季糕点、卤味熟食、点心等方便食品外卖,也深受食客的喜爱。
一句“给我打包一份德兴馆的焖猪蹄”,其实很难判断到底是“德兴面馆”还是“上海德兴馆”;但无论是哪家老字号,大家都各自承载着申城的历史记忆与美食文化,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擦亮着自己的金字招牌。
一部剧一个台词能带火一个老字号美食,也是一种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守正创新,期待未来老字号能多多利用这些创新持续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