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能讹人?”北京,一护士婚假结束回来上班,发现一位大爷精神状态极差,像是犯了低血糖,就顺手从口袋里掏了颗自己的喜糖给他。这个护士好像是姓王,刚办完婚礼,人还喜气洋洋的,兜里揣着不少糖,准备分给科里的同事们。 她看到那位吴大爷的时候,他正靠在病床上,嘴唇没什么血色,手也一直抖。小王当护士有些年头了,职业本能让她觉得大爷这情况,很可能是饿了或者血糖太低。她本来想去找点吃的,但手边最快的就是口袋里的喜糖,想着先让他含一颗缓解一下,应该问题不大。 那糖就是市面上很常见的那种水果软糖,小王还特意剥好了糖纸,小心地放进了吴大爷的嘴里。当时大爷意识还算清楚,吃了糖之后,脸色好像确实缓和了一点,还冲她眨了眨眼。小王看他状态稳住了,就没再多想,转身去忙别的活了,毕竟医院里每天都是一堆事。 谁都没想到,第二天早上交班的时候,就传来了吴大爷去世的消息。小王听到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她昨天还跟大爷有过接触,怎么人说没就没了。她心里挺难受的,但一开始压根没把这事和那颗糖联系到一块儿。 结果到了下午,吴大爷的家属就闹到了医院,指名道姓地要找小王。家属情绪特别激动,一口咬定就是小王昨天喂的那颗喜糖,把老人给活活噎死了。这个说法让在场所有医护人员都觉得有点离谱,但家属那边人多,说得有鼻子有眼的,非要医院给个说法。 医院方面当然是先安抚家属,然后调出了吴大爷的全部病历。病历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大爷本身就有好几种严重的老年病,心肺功能早就很弱了,这次住院也是因为病情突然加重。医生反复跟家属解释,老人的离世主要是因为自身疾病的急性发作,跟一颗小小的软糖关系应该不大。 可家属根本不听这些,他们就抓住“喂糖”这个行为不放,还说得特别难听,说小王是“无证投毒”。最关键的是,当医院提出可以通过尸检来确定具体死因时,家属那边却强烈反对,说什么也不让动老人遗体,就要医院和小王直接赔钱。 事情就这么僵住了,家属那边直接报了警,后来又把医院和小王一起告上了法庭。他们张口就要200万的赔偿金,说这是精神损失费加上丧葬费。小王一个刚工作没几年的小护士,别说200万了,就是20万她也拿不出来,那段时间她整个人都快崩溃了。 开庭的时候,法官问得很细。家属的律师主要攻击点就是,小王作为专业护士,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擅自给病人喂食,这本身就违反了操作规程。尤其是在不确定病人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的前提下,这种行为存在潜在风险,属于工作失职。 法院为了查清事实,还调取了病房走廊的监控录像。录像显示,小王喂糖的整个过程非常自然,确实是出于好心。但同时也证实了,她在喂糖前后,并没有对吴大爷的身体状况做进一步的专业评估,比如检查口腔、询问吞咽能力这些。 后来法庭请了医学方面的专家来做评估,专家看了吴大爷的病历后,给出的意见是,老人的死亡是其自身多种疾病终末期综合作用的结果,一颗软糖直接导致死亡的可能性极小。但是,专家也补充说,对于一个身体极度衰弱的病人,任何微小的外部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终法院的判决下来,确实挺出人意料的。法院认为,吴大爷的死亡主因确实是他自己的病,这一点是明确的。但是,小王的行为虽然是善意的,但在职业规范上存在瑕疵,这个瑕疵和老人的死亡之间,不能说完全没有一丁点的关系。 所以,法院最后判决,小王需要承担一部分的次要责任。那个200万的天价赔偿肯定是被驳回了,但最后判下来,小王和院方加起来,还是要赔偿家属70多万。这个数字让很多人都觉得有点看不懂,但判决书上写得明明白白。 这事儿之后,听说小王就从那家医院辞职了,也不知道后来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