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中的万幸!以色列15架战斗机千里奔袭,准备斩杀哈马斯的领导人,但是这次哈马斯的核心领导层却得以顺利逃脱,也是来自于他们对“斩首”这件事情的敏锐程度。
最新消息:以色列千里追杀哈马斯领导人,卡塔尔首都冒出冲天浓烟。哈马斯高层开会前突然收到消息,一群人刚躲进防空洞,以军导弹下一秒就扎进会场。9月9日,以色列空军奔袭1800公里,跨越整个阿拉伯半岛,深入海湾腹地,对卡塔尔首都多哈发动精准空袭,目标直指正在此地参与加沙停火谈判的哈马斯高层代表团。
吃一堑长一智,随着以色列多次对中东国家其他首脑的斩首屡屡得逞,哈马斯武装这次是充分吸取了教训,做了足够多的警戒工作。毕竟来说,以色列的飞机飞过1000多公里的上空,还是有些信号,哈马斯的首领们这次提前得到了消息,赶紧躲了起来,免于一场灾难,这对于哈马斯来说是难得的。然后,也希望更多的中东国家领导人能够意识到目前自己所在地区的危险。从手机信号、活动消息以及各种安防措施一定要做到位,这样才能够避免重蹈;胡塞武装首领被团灭的惨剧。
我们来看一下今年以来,以色列战机对中东国家地区领导人的斩首行动的具体数据和案例,他们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措施屡屡得逞,必须要进行深度分析。
以色列“斩首行动”:数据、案例与背后逻辑 2025年以来,以色列战机在中东地区多次实施“斩首行动”,给相关国家和武装组织带来沉重打击。具体数据与案例
伊朗 2025年6月,以色列凭借情报、空中、组织等优势实施一系列“斩首行动”,成功清除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及正规军30名高级军官,其中包括3名中将、1名少将与26名准将。像革命卫队总司令侯赛因·萨拉米中将、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穆罕默德・巴盖里中将等重要将领阵亡,导致伊朗国家军事指挥中枢和总参谋部核心功能遭受严重破坏。 也门 2025年8月28日凌晨,以色列战机在也门首都萨那发动“斩首行动”,十多枚导弹精准命中胡塞武装高层会议现场,胡塞武装行政负责人拉哈维当场丧生,国防部长阿提菲、总参谋长加马里等核心成员疑似被“一锅端”。8月29日,以色列空军再次对也门首都萨那发动精准打击,胡塞武装控制政府总理艾哈迈德·拉哈维及多名内阁成员在空袭中身亡。此次行动中,以色列国防军出动14架战机,投下约40枚精确制导炸弹。
屡屡得逞的原因 情报系统高度发达 以色列的情报机构摩萨德在中东乃至全球都以高效、精准闻名。长期以来,摩萨德为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大量关键情报支持。在2025年对伊朗和也门的“斩首行动”中,都能看到摩萨德的身影。例如在针对胡塞武装的行动中,即便胡塞武装高层行踪不定且安保措施层层加码,摩萨德特工依然能够借助渗透信息网络,提前截取信息,掌握其高层们的行踪。6月份以色列成功斩首众多伊朗高层,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网络渗透移动通讯设备。
拥有先进的“刺杀武器” 以色列拉斐尔公司研制的长钉“反坦克导弹系统”,经改造后专门用于“高价值目标”刺杀。2020年11月,摩萨德特工就使用改装后的“长钉”刺杀了伊朗核专家法赫里扎德。此外,以色列空军使用的由F - 15等战机投掷的空对地精确制导炸弹,如GBU - 31穿深达1.5米,能够有效打击加固目标,GBU - 12用于打击次要目标,两款导弹都采用GPS制导系统,具备相当高的打击精度。
对手防范存在不足 以伊朗为例,尽管多次遭受以色列“斩首行动”打击,但在防范措施上似乎仍有欠缺。伊朗媒体多次宣称抓获F - 35飞行员却被以色列否认,反映出伊朗在应对以色列军事行动时可能存在信息误判和防范不力的情况。 以色列的“斩首行动”虽屡屡得逞,但也带来了严重后果,导致中东地区冲突不断升级,陷入报复与反制的恶性循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