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湖南省委副书记家中被盗,窃贼只带走了4000元现金和两条香烟,警方的调查结果让人难以置信! 郑培民1943年7月出生在吉林省海龙县一个工人家庭。家里条件一般,他从小就埋头苦读,靠着天天早起背书,晚上钻图书馆,考上吉林大学物理系。大学里他管学生会,毕业后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工程系进修,学成后就把知识用到实际工作中。1970年起,他在湖南湘潭电机厂干起,从基层干事一步步做到厂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1983年6月,他转到湘潭市委,当副书记和书记,经常下厂检查设备,抓改革,推动当地经济。 1990年5月,郑培民从湘潭调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任州委书记。那地方是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很多人家青黄不接时还断粮。他上任后就跑遍全州218个乡镇,车里备着棉被,半夜回不去就睡车上。第一天他就跟村长县长去田里看地,捡土样,记下土壤干裂、气候干燥的问题。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剩老人小孩,农业落后。他调研发现村民用老办法种地,没科学手段,有些人还靠烧香求雨。 郑培民找农业专家学技术,推广双两大地膜玉米。这种玉米耐旱抗寒,适合高山地,能吃能榨油还能喂猪。他教农民用新种子,盖膜,调整间距。起先大家不信,试种后收成好,颗粒饱满,收入上来了。越来越多村子跟进,全州粮食自给。他还修水渠,建学校,配桌椅黑板,提高教育和灌溉水平。这些事一步步改了湘西的面貌,经济慢慢好转,民众生活条件提升。 1990年,郑培民家在长沙芙蓉区省委宿舍区遭小偷。宿舍安保严,外人难进,可小偷还是撬门进去。翻遍客厅抽屉,只见纸笔文件,没现金。卧室床头柜有两条烟,他拿走。衣柜衣服少,没贵重。厨房锅碗平常,没值钱货。书房书架满书,桌上信封里有4000元现金,他塞兜里。这钱是郑培民女儿出差借的公款,还没还。小偷没找着金银电器,就带这些走。 郑培民夫妇发现失窃,马上报案。警方来查撬痕,拍照,确认丢4000元和两条烟。局长亲自带队,几个月后抓到小偷。小偷说翻了郑家每个角,只得这些,没珠宝没收藏。警方核对报案数字一样。调查显示郑家简朴,没多余财产。这事让人意外,显出郑培民生活节俭,清廉作风。 1992年,郑培民升湖南省副省长,49岁。他经验足,品行好,继续全省调研,推动教育农业。在体育上,他协调建场地,铺跑道,办群众活动。在新闻上,审稿子,确保准确,促进媒体。上任后,老同学来访,他不在,杨力求接待。同学走,杨力求见茶几信封里有现金。她打电话告诉丈夫。次日,郑培民找同学,还钱,说朋友多年,有些事不能干,不能坏规矩。 1995年起,郑培民任湖南省委副书记,分管广播电视出版体育,还抓党建作风。1998年,常德洪水大,他去安乡指挥,修隔堤,堵溃口,守北大堤,护住县城和常德。抗洪时他吃盒饭,过55岁生日。2001年,他当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主持工作,推动依法治省。集邮是他唯一爱好,但保密,不让人借机讨好。调岗时总早起悄然走,不惊动人,不收礼。 2002年3月,郑培民调中央,去北京途中胸痛,呼吸急,脸白。秘书扶他,司机要送医,遇红灯。司机想闯,他喊别闯红灯。说完倒下,闭眼。医院抢救无效,他因心肌梗塞去世,59岁。消息传开,湖南和各地人惋惜这位干实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