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一女子带着老人孩子从上海打顺风车回杭州,路上司机要求线下交易,女子觉得该司机的车牌号与平台上的不一致,出于安全考虑,女子拒绝了司机的要求。谁料司机竟把她们扔在了高速上。 9月5日,据1818黄金眼报道,崔女士在9月1日下午一点从上海打顺风车到杭州的一个小区,打到了一辆江苏牌照的白色荣威,路费价格为244元。上车后,司机说这个是他的小号,想让崔女士线下交易,不要线上付款,线上支付他没有办法收钱。 崔女士带着五个月大的婴儿和她的婆婆,加上司机一直要求要线下交易,并且态度越来越差。崔女士害怕司机有其他目的,出于安全考虑,直接就在线上支付了。 支付后平台显示了车牌号,发现与来接车的号码不一致。崔女士担心会有风险问题,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会把她们载到哪里去,于是拒绝了司机的要求。司机表示不线下交易就让她们下车。 崔女士说,当时来接的是一辆浙A牌照的黑色车子。第一次是从平台电话联系,然后说他是滴滴司机,大概几点到达,所以崔女士当时也没有怀疑。 崔女士表示,被司机赶下车之后,在高速公路上很是狼狈,孩子生病了原本是带着孩子去看病的,病情还没好,加上因天气又炎热,想找一个阴凉的地方歇息一下,但那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崔女士只好再打一个车。 松江是上海的一个区,崔女士和婆婆两个人带着一个五月大的婴儿,还有不少行李。被司机扔在了沪昆高速松江界这个位置。 由于对当时的位置不熟悉,经过一个多小时,终于等到另一辆顺风车,崔女士才得以安全达到杭的小区。 崔女士当着记者的面,再回拨那个顺风车车主的手机,显示呼叫无法接通,随即联系滴滴平台。滴滴客服对此事的处理说法不一致,有说是暂停的,有说要经过重新培训再上岗,有说是给他一个警告处理。 滴滴方面称他们核实了确实有人车不符的这个情况,他应该是用一个车接单了,然后他另外一个车开过来。 滴滴方面也为此做出了诚恳致歉,经核实,双方沟通出发时间和高速费事项时,车主索要乘客的真实手机号,乘客没拒绝。之后乘客联系司机实问车辆牌号和颜色,最终乘客确认停在公交车后的黑色车辆,实际订单页面显示为白色车辆。 而实际滴滴订单中,因车主没点击开始行程,无车内录音,实际行程开始时间是下午1点06分。下午1点22分左右,车主取消了订单。 滴滴方面表示,人车不符问题是平台的安全红线,一经核实会严肃处理,已经把这个车主的顺风车账号永久封禁。他们也再次提醒顺风车用户,请一定在上车前核验车牌号,一旦发现人车不符不要乘车。 目前崔女士的车费已经原路退回,平台会提供相应的体验补偿。滴滴还表示,会在虚拟通话彩铃中植入安全提醒,提醒双方不要泄露真实手机号码。 崔女士告诉记者,244元的车费已经退回,滴滴方面说要补偿他200块钱,说是对孩子的慰问,目前她还没有同意。 大家觉得司机提出的线下交易崔女士是否要同意?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因此,如果滴滴司机诱导乘客线下交易导致乘客权益受损,乘客可以依法维权。 因此,崔女士在保护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有权利不进行线下交易。 根据《民法典》第八百二十三条,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赔偿责任,并应确保将旅客安全送达目的地。 滴滴司机作为承运人,将乘客扔到半路,未履行完运输合同,明显构成违约。 滴滴平台与司机是合作关系,但崔女士是在滴滴平台打的车,滴滴方面想给崔女士转200元作为补偿,崔女士没有接受。 如果大家遇到这个事情,会怎么处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