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印度裔“恨国党”贾扬特.班达里喊话印度:建议印度将所有军队撤出中国边境,在热线电话上留下录音,告知中国他们可以接管任何想要接管的地方,甚至更多。 班达里这种想法,其实是源于一种特别深的无力感,这种感觉不是平白无故来的,而是一次又一次亲眼看到差距后,心里防线被冲垮了。 当成千上万的士兵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当一排排完全自主研发的先进装备缓缓驶过,当整个国家展现出那种高度统一的纪律性和集体自豪感,这一切通过镜头传遍世界的时候,它给人的冲击力不仅仅是场面好看,更是把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掰开揉碎了给你看。 对于那些一直关注中印两国发展的人,尤其是像班达里这样对两国情况都有所了解的观察者,这种对比的感觉可能格外强烈。 所以班达里说的那番话,与其说是“恨国”,倒不如说是一种“哀其不争”到了极点的宣泄。 他看到的,可能不只是一次活动办得好不好,而是这背后所展现出来的东西: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高效的社会组织能力,还有那种上下一心、不服输的劲头。 他觉得面对这些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巨大鸿沟,印度在边境上花那么多钱、派那么多人搞军事对峙,根本没有赢的可能,反倒是在不停地消耗本就不富裕的家底,拖慢自己发展的脚步。 在他看来,印度眼下真正的大麻烦,不是外面谁要来打你,而是自己内部的问题。 社会上那些老大难问题、办事效率低下的官僚主义、还有内部各种摆不平的矛盾,这些才是套在印度脚上的真正镣铐。 他觉得,与其把宝贵的钱和人浪费在明知打不赢的边境线上,还不如干脆“躺平”认输,把所有力气都收回来,踏踏实实解决国内的根本问题。 这其实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想法,只不过他这个“退”,退得太彻底,听起来就有点惊世骇俗了。 当然,这种“投降论”在印度肯定成不了主流,估计还会被很多人骂,但在各种嘈杂的声音里,班达里的这个观点提供了一个很特别的角度,逼着人们去想一个更深的问题。 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是边境线上有多少士兵和坦克,还是国内经济好不好、社会运转顺不顺、老百姓日子过得怎么样? 班达里的逻辑其实挺直接:既然硬碰硬肯定输,那任何形式的硬撑都是白费力气还伤身体。 不如干脆别抱幻想,承认现实,用一种最极端的方式,倒逼国家从里到外来一次大变革。 他嘴里说的“让中国接管”,更像是一种修辞手法,一种狠话,他真正的目的,可能是想用最刺耳的声音,叫醒那些还沉浸在“大国梦”里的同胞。 对咱们来说,班达里这番话,可能算是一个侧面的证明,它从一个我们没想到的角度,印证了咱们几十年埋头苦干的成果,是真的,而且有很强的说服力。 当对手阵营里有人因为看到这种差距而发出绝望的喊声时,这本身就是对我们实力的一种肯定。 这跟我们是不是想去炫耀没关系,而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自然而然产生的影响力。 一个国家的崛起,不只写在经济报表和武器清单上,更体现在它能给外部世界带来多大的心理冲击和观念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