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您为何如此强调基础科学的意义?您如何看待基础科学和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
丘成桐:目前战争形态正经历深刻变革,无人机等智能装备的作用日益凸显,而这些尖端武器的研发无一不依赖于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支撑。没有基础科学的原始创新与深厚积累,国家就会面临技术受制于人的风险。
目前,中国在基础科学领域尚未达到世界顶尖水平。我期望中国能够在五年内在数学等重点基础科学领域迎头赶上,十年内成为世界基础科学强国。唯有如此,中国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强国。基础科学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坚守,但我坚信,我们有能力取得最终的成功,这也是我们必须实现的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培养一流人才。我们需要建立系统化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从中学生、大学生到研究生进行全过程培育。目前社会上存在一种观点,只强调“教育公平”而反对拔尖人才的特殊培养,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国家发展迫切需要一批能够走在科技最前沿的领军人才,他们能够在基础科学、关键技术和国防工业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走出中国自己的科技发展道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