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安装空调摔了,和我有什么关系?”上海,一女子来到商场购买了两台空调。然而,三名师傅来到女子家中安装空调当天,其中一位师傅突然从楼上掉落摔致骨折。事后,因找不到主体负责,这位师傅的家属便不断上门找女子要赔偿,如何评价此案?
据孙女士讲述,8月22日上午,三位师傅上门为她的新房安装空调。
安装过程中,她正准备去上班,突然听到屋外“砰”的一声巨响,她赶忙询问在场的两位师傅“是不是有东西掉下去了”,其中一人回应“没有,另一位师傅在外面装着呢”。
可她进房一看,阳台空调护栏和空调都悬空了,呼喊师傅也没有回应,下楼便发现人从三楼摔在了地上。
孙女士见状,立刻拨打120将其送往医院救治。
据悉,这位师傅当时没系安全带,初步诊断可能是骨折。
本以为格力品牌方和苏宁商家会处理此事。
然而8月27日,伤者的6位家属(包括其80多岁的父亲)找上门来,称伤者还在重症监护室,苏宁和格力都不管,只能找孙女士负责。
孙女士觉得十分无辜,自己依规购物,空调安装是商家提供的服务,自己又哪有什么责任呢。
无奈之下,孙女士联系苏宁销售讨要说法,未得到回应;拨打客服电话,也只换来“会核实”的答复,之后便没了下文。
由于家属频繁上门,孙女士的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她便找来记者帮忙解决此事。
记者也帮忙联系品牌方和苏宁客服,可双方都在互相推诿,极力推卸责任。
对于孙女士的遭遇,网友纷纷发表看法:
有人说:“孙女士太冤了!她只是正常买空调、享受安装服务,又没做错什么,凭啥被家属找上门?工人是商家安排的,出事了理应由苏宁、格力这些企业负责,不能让消费者背锅。”
也有人认为:“工人自己要担责!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这是拿生命开玩笑,自身安全意识太差。虽然受伤可怜,但也得为自己的违规操作负责。”
还有人表示:“苏宁和格力互相推诿太让人寒心!不管安装环节是外包还是自营,企业都应对服务链条上的安全负责,不能一出事就撇清关系。这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企业责任感缺失。”
那么从法律角度看,该如何评判此案呢?
1、孙女士从苏宁购买格力空调,与苏宁构成买卖合同关系。
商家通常会承诺“包安装”,所以安装服务是合同的一部分,本质上是商家将安装转包给第三方安装团队。
依据《民法典》规定,在承揽关系中,承揽人在完成工作过程中造成自身损害,定作人原则上不承担侵权责任,除非定作人对定作、指示或者选任有过错。
本案中,孙女士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空调,不存在选任安装人员的行为,也未对安装作业进行指示,所以通常不用承担安装工人坠楼的责任。
2、接下来的责任主体存在多种可能。
其一:如果安装工人是格力公司员工,或与格力存在雇佣关系。
根据《民法典》中“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以及“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的规定,格力作为雇佣方应承担主要责任。
当然,安装工人自身存在重大过失,如未系安全带这种违规操作行为,安装工人应对此承担相应责任,从而酌情减轻雇佣方的赔偿责任。
其二:如果安装服务本应由苏宁负责安排,苏宁则需对安装过程中的事故承担责任。
总之,无论苏宁和格力如何扯皮,孙女士作为消费者,在无过错的情况下,都不应承担安装工人坠楼的责任。
3、孙女士可以在咨询法律后,向伤者一方说明应当承担责任的主体,并建议他们通过诉讼途径维权。
当然,如果对方依旧我行我素,影响到孙女士的正常生活秩序,孙女士还可以报警处理。
同时,这件事也再次提醒大家,无论是在线上平台还是线下门店购买家电,涉及送货和安装的,一定要在订单备注、聊天记录中明确相应的责任主体,并及时截图。
师傅上门时,先确认其本人及所属公司是否有相应资质;作业过程中,发现操作不规范(如高空作业没系安全带、工具不符合安全标准),可以当场提醒并拍照留存,同时联系商家说明情况,避免因“默认违规操作”被牵连。
提前做好这些准备,不是不信任对方,而是用规则明确边界,万一遇到纠纷,就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