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毛病!”上海一女子因开会时间过长,导致新能源电车充电超时,一次充电被收了546块多,其中438块是占用94分钟的超时费,女子觉得不合理,和相关负责人协商无果,就将对方告上了法庭,然而2次起诉,她的请求都被驳回了,网友:充好电却不移车,想充电的没有充电桩,超时占用费收的合理合法!
据齐鲁晚报·果然视频8月30日的报道,顾女士的新能源车在外面充电,结果因为她开会超时,充完电没挪车,所以被收了超时费。
跟车企要说法,对方表示不退钱,她一纸诉状告到法院,结果法院判她败诉,网友几乎一边倒支持收费,因为充好电不移车,想充的没桩用,这钱罚得没毛病。
充电桩不是普通车位,充满电的车占着茅坑不拉屎,后头排队的车就得干着急,现在上海、深圳这些大城市,公共快充桩基本都定了规矩,充完电30分钟内免费,超时每分钟收3-6元不等。
院判决书说了,扫码充电就等于签了电子合同,APP和现场都有醒目提示,顾女士说"开会没注意"不能成为免责理由,就像停车超时被贴罚单,不能怪交警没打电话催你。
更关键的是,数据显示一个快充桩被多占1小时,当天至少少服务4辆车,现在上海新能源车保有量突破150万辆,公共快充桩20多万个,明显供小于求,谁好意思充满电还磨蹭。
所以很多人认为,这438元交得一点儿不冤,开新能源车的都懂,找充电桩比找厕所还难,一些人拿充电桩当停车的自私行为,就该用真金白银治治。
对于商家来说,一个快充桩成本十几万,靠电费差价根本回不了本,只有提高周转率才能活下去,这和高峰期网约车加价一个道理。
所以下次如果充电,记得充电开始提醒、充电完成提醒、超时前10分钟提醒,不然想想超时后的费用就会心疼了,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信息来源:齐鲁晚报·果然视频2025年8月30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