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肺结节后吃不下、睡不着,整天心神不宁?其实,焦虑是很多人面对结节时的第一反应。有人说,这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提醒我们要重视健康。但过度焦虑,反而会成为压垮身心的负担。 我的一位老朋友,也是位资深外科医生,就经历了这样的心路历程。他查出右上肺有一个结节,几年复查下来发现它“变密了一点”,从此陷入严重焦虑:老给我打电话、睡不好觉、无法专注,甚至影响了日常生活。作为医生,他本该理性,却依然难逃“结节焦虑症”。 反复评估他的影像后,我认为结节更像“原位癌”或“微浸润腺癌”,属于我常说的“惰性癌”或“休眠癌”——发展极慢、风险很低,本可继续观察。但由于他位置较好、贴近胸膜,加上他极度焦虑,最终我还是为他做了手术。 结果确实是微浸润癌,术后他又开始新一轮担心:“会不会转移?会不会复发?” 我再次告诉他:这类含磨玻璃成分、长期稳定的小结节,即便是报了“浸润癌”,其预后也与原位癌几乎一样——切除即治愈,复发风险极低。我的团队做过数百例这类手术,数据支持这一结论。 他术后第二天就如释重负,说“心里的炸弹拆除了”。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焦虑,某种程度上推动他采取了行动;但回过头看,若他更相信科学、更保持淡定,或许本可避免这次手术。 所以,当你发现肺结节,请记住以下几点: 1.以静制动,不变不动:只要结节长期稳定、未见进展,它对你生命就没有威胁; 2.相信专业判断:找经验丰富的医生定期随访,他们能准确评估风险; 3.极端焦虑时也要寻求心理帮助:如果情绪已严重影响生活,不妨找心理医生干预,甚至短期药物辅助。 科学应对、理性看待,才能真正做到——“既重视,又不被恐惧支配”。[玫瑰]肺结节[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