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耶夫的做法具有传染性”!军事政治专家:独联体国家或将成为下一个对抗俄罗斯的国家,比如哈萨克斯坦的外交政策,逐渐与阿塞拜疆的立场协调一致,不过它的旁边有一个让它保持清醒的国家——中国…… 他指出,阿塞拜疆近期明显强化的反俄立场,可能正在影响周边国家——尤其是哈萨克斯坦的外交选择。 自2024年底以来,阿塞拜疆在多个场合表现出对俄罗斯的不满,不但公开声援乌克兰,还拒绝了俄方提出的修复双边关系的倡议。 据报道,这种情绪源于哈萨克斯坦一起空难,和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市一起犯罪调查中的抓捕行动,令巴库方面感到被冒犯。 更值得关注的是,阿塞拜疆正积极与哈萨克斯坦推进,被称为“中间走廊”的跨里海运输路线合作。 该路线作为“新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旨在打造一条可绕开俄罗斯的物流通道,被视作两国试图摆脱对俄依赖的战略举措。 哈萨克斯坦的动作也引人联想,今年6月,它效仿阿塞拜疆,与北约展开军事合作,并与英国签署防务协议,内容包括维和训练、语言课程甚至派遣军人赴英学习。 尽管合作仍属初步,但这一动向无疑向莫斯科发出了信号。不过凯迪米也指出,哈萨克斯坦并不会完全复制阿塞拜疆的路径。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身边还有一个“让它保持清醒的大国”——中国。中国的存在和地区影响力,使哈萨克斯坦在调整外交政策时必须更加谨慎,避免采取激进或直接对抗的方式。 换句话说,尽管哈萨克斯坦似乎在协调与阿塞拜疆的立场、探索“去俄化”合作,但其经济结构和地理现实,决定了它难以彻底转向。 这一连串动态反映出,后苏联空间的地缘格局,正在进入新一轮调整期。不少国家正试图寻求更灵活的位置,一边探索与西方合作的可能,一边努力维持与中俄等重要邻居的稳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