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医一个小方子,肾囊肿从胀闷到平复 我祖父是个老中医,也是我们家里医术最顶尖的

中医一个小方子,肾囊肿从胀闷到平复 我祖父是个老中医,也是我们家里医术最顶尖的一个。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爷爷就像个“神医”,不管多难缠的病,他总能几副药就搞定,尤其是那些西医束手无策的慢性病,比如肾囊肿。 那时候我经常帮他整理医案,发现中医的奥妙就在于—— 有些方子看着简单,但用对了,效果出奇的好。 就拿肾囊肿来说,现在很多人体检时会查出这个问题,囊肿小的时候可能没感觉,大了就会觉得腰腹坠胀,甚至影响肾功能。其实在中医看来,肾囊肿不单单是肾脏的问题,而是和肝、脾、肾这些脏腑的水液代谢、气机运行失调有关。 比如我之前有个患者,50 岁,肾囊肿两年多,左边腰部总觉得坠胀,劳累后更明显,还伴有小便不利、下肢轻微水肿、精神乏力。我辨证属于脾肾两虚、水湿内停,就用了爷爷传下来的一个小方子加减: 黄芪、白术、茯苓、泽泻、桂枝、车前子、莪术、鸡内金 就这么 8 味药,患者吃了两周,腰腹坠胀感减轻,小便也通畅了些。调方三次后,囊肿明显缩小,随访一年没再扩大。 为什么这个方子有效? 从中医理论讲,肾主水,脾主运化水湿,脾肾两虚,水湿就会在肾内积聚成囊。这个方子里,黄芪、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增强水湿运化能力;泽泻、桂枝、车前子温阳利水,推动水液排泄;莪术、鸡内金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帮助囊肿缩小。整个方子既补了脾肾,又利了水湿,还化了瘀结,肾囊肿自然就得到控制。 当然,肾囊肿的成因很多,有的人是气滞血瘀,有的是湿热蕴结,还有的是肝肾阴虚,所以用药不能千篇一律。比如另一个患者,脾气急躁,囊肿部位偶尔刺痛,舌有瘀斑,属于气滞血瘀,我就换了方子:柴胡、郁金、当归、赤芍、桃仁、红花、三棱、浙贝母。 这个方子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患者用了一个月,刺痛感消失,复查囊肿也有所缩小。 很多人一查出肾囊肿就想着补肾,或者盲目用利水药,其实不对。肾囊肿有虚有实,实证要行气活血、清热利湿,虚证才需要健脾补肾。如果用反了,不仅没效果,还可能加重身体负担。 所以,如果你也有肾囊肿问题,别急着乱吃药,先搞清楚自己属于哪种类型,再对症调理,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