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老大”牧原股份(002714)用一份创纪录的半年报点燃了整个农林牧渔板块。公司近日披露: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64.63亿元,同比增长34.46%;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05.3亿元,同比暴增1169.77%;并首次推出中期分红方案——每10股派息9.32元(含税),合计派发50亿元,分红比例接近净利润的一半。
昨日早盘,牧原股份高开高走,收涨5.96%,市值单日增长逾130亿元。
量价齐升叠加成本大降
报告期内,牧原累计销售生猪4691万头,较上年同期增加1452万头;商品猪销售均价虽较去年同期高点回落,但仍处于14~15元/公斤的行业盈利区间。更关键的是,公司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提升养殖效率,使完全成本从年初的13.1元/公斤逐月降至7月的11.8元/公斤,全年目标锁定12元/公斤以下。成本端的显著下降,使公司生猪头均盈利达224元,较去年增加约200元。
尽管盈利大幅改善,截至6月末,公司总负债仍高达1045.2亿元,其中短期借款464.1亿元,环比增加逾10亿元。公司表示,全年计划压降负债100亿元,目前已完成过半。为优化资本结构,牧原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募资不低于10亿美元,用于全球业务拓展及研发投入,明确“不会投向国内新增产能”。
国家将于近期开展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
业绩发布同时,牧原股份在半年报交流会上公布三项产能调控举措,响应农业农村部“全国调减100万头能繁母猪产能”的目标:一是年底将能繁母猪存栏降至330万头,较6月存栏量下降3.82%,去化力度超行业平均;二是将生猪出栏均重降至120kg,低于当前行业128.59kg的平均水平;三是全面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生猪,确保产能流向屠宰端。
国家发展改革委昨日晚间宣布,因近期猪粮比价跌破6:1,已触发三级预警,将于近期启动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市场普遍预期,政策托底有望对冲猪价下行压力。
中国养猪网数据显示,8月21日,国内生猪(外三元)报13.82元/公斤,环比、同比分别下跌约4.23%、33.14%。
有媒体近日报道称,生猪价格创下年内新低的背景下,行业去产能大幕拉开。农业农村部最新调度显示,当前,我国生猪产能阶段性偏高,为防范生产大起大落、价格大涨大跌风险,将实施生猪产能综合调控,引导调减约100万头能繁母猪。
国金证券研报称,近期受天气、体重调整、价格预期等因素影响,生猪出栏节奏有所加快。目前政策端对能繁母猪存栏向下调控方向不变。此外,环保管理持续推进,各个省份陆续加强环保管理,部分母猪场因环保因素开始整顿。当下猪价表现下成本较差企业已经出现亏损,预计养殖成本较差企业已经开始调减产能,而在供给压力持续后移的背景下,预计短期生猪价格依旧存在较大压力。若行业产能有序调控,预计近期能繁母猪存栏出现下降,中期行业盈利中枢有望提升。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后生猪养殖企业估值处于底部区间,短期来看,头部养殖企业依旧实现较好盈利,预计资产负债表持续改善;若下半年因为供给压力导致行业出现去产能行为,头部企业依旧可以依托成本优势稳步提升市占率,目前板块景气度底部企稳。中长期来看,生猪养殖行业依旧有较为优秀的中枢利润,且非洲猪瘟之后行业的快速扩张中,仍有大量企业是低质量扩充产能,行业成本方差依旧巨大,头部企业有充足的超额利润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