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认了!8月19日深夜路透社爆料,把老黄送上热搜:英伟达内部文件和三位项目工程师都证实,代号B30A的"中国定制版"AI芯片已完成生产,最快9月就会给北京、深圳的重点客户测试。这可不是普通升级,而是被美国出口限制逼出来的反击——性能要比H20强,但算力只能达到旗舰B300的一半,还得塞进完整的Blackwell核心,单芯片要装96GB HBM3e内存和双向900GB/s的NVLink5传输,工程师私下都说"比造iPhone还难"。 事情要追溯到三个月前。5月美国新规把H20的带宽限制在1.4TB/s以下,中国订单大量取消,英伟达当季中国收入环比暴跌23%。黄仁勋在内部会上拍桌:"丢了中国市场就是丢掉未来!"随后紧急调集加州和特拉维夫的团队,七周内砍掉双芯片设计、降低频率、限制通道,才让B30A符合政策要求。更意外的是,为证明"没有后门",英伟达首次同意由中国指定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底层代码安全检查——这连美国国会听证都没要求过。 华尔街立刻反应过来。摩根士丹利连夜把目标价调高到240美元,认为"B30A能在政策夹缝中创造年入30亿美元的稳定生意"。但资本狂欢的同时,国产芯片加速追赶:8月15日壁仞科技宣布BR1600流片成功,FP16算力直接叫板B30A;一周前海光信息发布深算三号,把NVLink传输速度提升到对称的1TB/s——英伟达躺赚的日子快到头了。 有人质疑B30A是不是又一个"特供套路"?关键细节在这:英伟达首次把芯片固件签名权交给中国合作方,任何系统更新都需要双方共同解密——这意味着就算有后门也无法远程激活。黄仁勋在内部信写得明白:"我们不指望垄断,只求在规则下好好生存。"曾经不可一世的芯片巨头,这次低头姿态很明显。 芯片竞争到现在,没人觉得靠一块GPU就能锁死一个国家的算力。当B30A还在调试时,中科院计算所用国产7nm GAA工艺的千卡集群,已经通宵完成千亿级大模型训练。历史不会记住谁先妥协,只会记住谁先被超越。你觉得B30A是救命稻草还是最后晚餐?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