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是铁了心想要中国高铁技术,正忙着做宣传,明确提出要和中国“车同轨”,但是技术要给越南。 越南想建高铁,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2010年,他们就找过日本,想用新干线技术修一条从河内到胡志明市的南北高铁,但日本报价太高——接近600亿美元,越南实在掏不起,计划就黄了。 这些年,越南一直没死心,尤其是看到隔壁老挝跟中国合作的中老铁路通车后,旅游、货运都火了起来,越南更是眼红,中国高铁性价比高,建设速度快,还有现成的运营经验,自然成了越南眼里的“香饽饽”。 但越南不光想坐高铁,更想“造高铁”,他们反复强调:合作可以,但技术必须转让,说白了,就是想学会自己制造列车、控制信号、管理运营,以后甚至能向外卖技术。 越南迫切想要技术有几点现实考虑:第一,单纯购买设备而不掌握核心技术会导致后续维护升级长期依赖外方,不仅成本高昂还可能受制于人,自主掌握技术从长远看更经济。 第二,东南亚基建竞争加剧,中老铁路已通车、中泰铁路在建、柬埔寨高铁进入规划,越南若动作迟缓将在物流和贸易领域处于劣势。 此外,越南采取务实策略在中日之间保持平衡,既与中国洽谈合作,也延续与日本的基建项目(如胡志明市地铁),通过多元合作增强谈判主动权。 中国会轻易给技术吗?难!中国的高铁技术也不是大风吹来的,是花了十几年时间、投入巨大才研发出来的,虽然输出技术能赚钱、也能推动“一带一路”,但核心专利肯定不会白送。 中国可能会像之前中老铁路那样,教一部分运营和维护技术,让越南人慢慢接手,但制造列车的核心技术——比如动车组的设计、控制系统——估计不会放手,这叫“合作但不傻大方”。 即便合作谈成了,实际操作中仍有不少难题需要解决,先是资金问题,越南希望获得中国的优惠贷款支持,但中国目前更倾向于商业投资模式,不愿独自承担全部风险。 在技术标准上存在分歧,中方希望推广自己的标准体系,而越南担心过度依赖中国技术会影响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因此更倾向于采用国际通用标准,越南民间对中国存在复杂情绪,受历史和南海争端等因素影响,双方合作容易遭遇舆论阻力。 越南这么想要技术,其实能理解——谁不想从“打工的”变成“当老板的”?但技术合作不是请客吃饭,得讲实际利益。 中国吃过“市场换技术”的亏,早年用市场换外国技术,结果核心没学到,教训深刻,现在轮到自己当“技术输出方”,肯定得留一手,合理的做法是分步骤合作:先帮越南建好铁路,培训运维人员,等技术成熟了再逐步深化。 如果越南真心想合作,双方可以共赢;如果光想着“空手套白狼”,那这合作恐怕长不了,说到底,高铁合作不只是铁轨接轨,更是利益和信任的接轨,两国都得拿出诚意,项目才能跑得远、跑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