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明朝时,朱元璋的大舅子叫郭德成,是个人精。有一次,朱元璋把他叫进宫,假意问道:“

明朝时,朱元璋的大舅子叫郭德成,是个人精。有一次,朱元璋把他叫进宫,假意问道:“你功劳不小,但官职不高,朕看有点委屈,我给你个大官当吧!” 御书房里的檀香正烧到第三炷,烟缕斜斜地缠上房梁。郭德成穿着件半旧的青布袍子,袖口磨出了毛边,听见这话“噗通”就跪下去,膝盖砸在金砖地上,闷响惊得案头的砚台都跳了跳。 “陛下这是要折煞小臣!”他脑袋埋得快贴到地面,声音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小臣那点功劳,不过是跟着打了几场糊涂仗,哪配得上官帽上的孔雀翎?” 朱元璋手里转着玉如意,嘴角勾着笑,眼里却没半点暖意。这御书房的地砖缝里,怕是早就渗进过不止一位功臣的血。前阵子胡惟庸被抄家时,满门老小的哭喊声,隔着三条街都听得见。郭德成揣着明白装糊涂,眼角余光瞥见皇上案头摊着的花名册,自己的名字旁边画着个淡淡的圈。 “哦?你倒说说,怎么就配不上了?”朱元璋把玉如意往案上一拍,震得墨锭滚到桌边。 郭德成赶紧膝行半步,像是吓得魂都飞了:“小臣贪杯啊!每次喝多了就管不住嘴,保不齐哪天对着陛下说胡话,那不是找死吗?再说家里那点俸禄,够买两坛好酒就知足了,当大官要管那么多事,哪有功夫蹲在树下喝酒?”他说着就解腰间的酒葫芦,“陛下您闻,今早刚打的女儿红,这才是小臣的正经差事。” 酒气混着檀香飘过来,朱元璋忽然笑出了声。他想起郭德成的姐姐郭宁妃,当年在滁阳时,就是这小子拎着两壶烧酒,硬闯进兵营给自己壮胆。那时候的酒烈,人也憨,哪像现在,个个都揣着八百个心眼子。 “你啊你。”朱元璋指着他摇头,“真是个没出息的。”话虽这么说,眼里的冷光却散了些,“既然不爱当官,那朕赏你些金子,总该拿着吧?” 郭德成接金子的时候,手抖得像筛糠,连磕了十几个响头,额头上起了个红包。“谢陛下赏!这下能买一整年的酒了!”他把金子往怀里一揣,袍子下摆都被坠得往下沉,转身要走时,又被朱元璋叫住。 “听说你最近总去秦淮河畔的酒肆?”皇上慢悠悠地擦着龙案,指甲盖刮过木纹,发出细碎的声响。 郭德成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这才是正题。前几日他确实在酒肆撞见李善长的儿子,那人拉着他说些牢骚话,当时就觉得背后发凉。“陛下明鉴!小臣去那儿是为了打酒,那儿的酒糟酿得特别香。”他猛地扯自己的头发,“您看,小臣这头发都白了大半,再不多喝点好酒,怕是活不了几年了,哪敢掺和别的事?” 这话倒没说谎,郭德成三十出头的人,头发白了一半,看着倒像个老头。朱元璋盯着他那满头花白,忽然想起当年一起啃窝窝头的日子,摆摆手让他退下。 走出宫门时,日头正烈,郭德成后背的汗把袍子都溻透了。怀里的金子硌得慌,像揣着几块烙铁。他没回家,直接拐进街角的酒肆,要了三碗烈酒,咕咚咕咚灌下去。店小二见他喝得急,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谁不知道这位国舅爷看着糊涂,却比谁都活得长久。 后来朱元璋大肆诛杀功臣,郭德成却始终安稳。有人说他傻,放着大官不当偏要喝酒;也有人说他精,知道鸟尽弓藏的道理。只有他自己清楚,每次进宫前,都要在家先喝半壶酒,让脸上带着点醉意,心里却比谁都清醒。 这世上的聪明人,往往都懂得藏起锋芒。就像郭德成,用一句“爱喝酒”,护住了自己的性命,也护住了身后的郭家。比起那些戴乌纱帽的,他捧着酒葫芦蹲在墙根晒太阳的日子,反倒更踏实。 参考书籍:《明史·郭德成传》《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