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表象骗了!洪秀柱和朱立伦、马英九、芦秀燕、赖清德一路货色,独台双面人怎会容郑丽文这样的统派出头?阻挠是必然。 郑丽文宣布参选国民党主席那天,岛内舆论炸开了锅,表面上看,国民党内斗是家常便饭,但这次不一样,一个敢说“不敢认中国人就去民进党”的女人,突然成了蓝营的“女战神”。 问题是,那些整天把“九二共识”挂嘴边的大佬们,真会让她顺利上位? 郑丽文的参选宣言像一颗炸弹,“2300万与14亿人一齐开心”的口号,24小时播放量破千万,连大陆网友都调侃“这姐们比洪秀柱还猛”。 可国民党内部的反应却微妙得很,卢秀燕原本被视作党魁热门,突然宣布退出,朱立伦嘴上说“尊重选举”,私下却忙着和稀泥,马英九倒是夸她“有勇气”,转头又强调“九二共识要各自表述”。 明眼人一看就懂,这帮人怕的不是郑丽文,而是她背后那杆统派大旗太显眼,容易戳破他们“不统不独”的窗户纸。 洪秀柱的故事就是前车之鉴,2015年她喊出“一中同表”,结果党内大佬联手“换柱”,硬生生把她从候选人位置上拽下来。 十年过去,洪秀柱的基金会还在办两岸青年交流,可提到“统一”二字时,她的语调比奶茶还温和,当年那个“小辣椒”,早被磨成了“甜椒酱”。 国民党高层玩平衡术堪称一绝,朱立伦访美时把“九二共识”说成“没有共识的共识”,回岛内又改口“中华民族是根”。 马英九一边签两岸经济协议,一边强调“不统不独不武”,卢秀燕更绝,在台中市长任上绝不碰统独议题,只谈菜价和垃圾分类。 这帮人的共同点是什么?谁都不想得罪美国,又舍不得大陆给的经济红利,郑丽文直接捅破这层纸,“要么为统一而战,要么被时代抛弃”,简直是把他们的遮羞布当众撕了。 民进党那边也没闲着,赖清德正被美国关税和失业率搞得焦头烂额,突然发现国民党冒出个“真统派”,立刻调转枪口狂轰“卖台”。 有意思的是,绿营骂得越凶,郑丽文的网络声量反而越高,年轻人甚至开始讨论“统一是不是能解决低薪问题”,这种话题在五年前根本不敢想象。 郑丽文的三张王牌,骂绿营的战绩、出身民进党的背景、组建“在野大联盟”的能力,恰恰是党内大佬的眼中钉。 她越强调“中国人认同”,越显得那些模棱两可的“本土派”像墙头草,更致命的是,她公开要求卢秀燕别参选党主席,结果对方真退出了,这种强势作风,等于把派系博弈摆上台面,逼着大佬们站队。 看看历史就知道,国民党对待统派从来都是“用后即弃”,当年张安乐搞“中华统一促进党”,被蓝营骂成“中共代理人”。 郁慕明的新党逐渐边缘化,连洪秀柱的“一中同表”都被紧急刹车,如今郑丽文想靠网红效应逆袭?党内既得利益者第一个不答应。 毕竟,真让她上位,下次选举还怎么用“维持现状”骗选票? 岛内政治像一场大型真人秀,剧本早就写好,民进党负责“抗中”,国民党负责“和中”,统派负责当摆设。 郑丽文突然跳出来改剧本,难怪各方势力急得跳脚,美国AIT罕见表态“不预设立场”,大陆国台办强调“尊重台湾同胞意愿”,都在暗中加码。 这场党主席选举,早就不止是蓝营家务事,而是两岸关系的新风向标。 那些以为郑丽文能复制洪秀柱路线的人,可能忽略了一个关键区别,洪秀柱的统派主张像教科书,郑丽文却把它包装成“利益共同体”。 她敢在直播里说“核潜艇不如两岸合作省钱”,能把“统一”翻译成年轻人爱听的“涨工资机会”,这种接地气的表达,恰恰是国民党老派人物最缺的。 说到底,国民党内斗从来不是路线之争,而是利益分配问题,郑丽文若真能掀起风浪,也不是因为她多“红”,而是岛内民众受够了绿营的无能和蓝营的软弱。 郑丽文的参选像一面镜子,照出国民党“表面反独、内心惧统”的尴尬。 那些喊着“九二共识”却回避统一的大佬,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独台工作者”,这场戏才刚开场,阻挠必然会有,但历史告诉我们,当民意浪潮起来时,双面人再会演戏也得谢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