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费扣到肉痛!女子在西湖边遭遇“价格刺客”!“我为了花钱兜圈子?” 不到十分钟,账单就被扣了236元! 8月17日中午,陈先生和几位好友盯着手机屏幕,脸色逐渐变得难堪——他们刚刚在西湖景区租的电瓶车,竟然被“秒扣”了236元!价格标注每小时38元,怎么会突然变成“秒扣”这么高的金额?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猫腻”? “电瓶车陷阱”频现,游客苦不堪言 不少游客反映,扫码租车后,除了价格偏高,还隐藏着各种“坑”。比如还车地点不明确,禁行区域标识模糊,误入后不仅被拦,还要额外付费。有人骑了不到十分钟就被拦下,原因竟是“进入禁行区”!但现场没有明显提示,很多人都“蒙圈”了。 还车难题:地点不清,流程繁琐 何女士骑了1.5公里后,系统突然提示“超出还车范围”,还要支付调度费。她试图在现场还车,却被告知“无法操作”,只得继续续租,骑到600米外的远端点,才终于搞定。账单累计,基础费、调度费、逾期费……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总额超过百元。 景区管理:标识模糊,法规缺失 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很多电瓶车的还车页面没有明确提示只能在特定地点还车,甚至有门店的页面上根本没有还车限制说明。景区内的禁行区域标识也不够醒目,很多游客误入“雷区”。管理难题:法规空白,监管乏力,乱象频发。 网友热议:谁来保障我们的权益? “明明价格写着38元/小时,却被秒扣几百元,谁来负责?”“景区的标识太不清楚,误入禁行区的事屡见不鲜。”网友们纷纷表达不满:共享电动车的乱象,不仅是商家的“套路”,更是监管的失职。 行业呼吁:加强法规,规范管理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景区周边电动车乱投放、乱管理的情况愈演愈烈。尽管多次整治,但效果有限。亟需上级部门制定更细致的法规,强化监管,才能让共享电动车真正服务游客,而不是成为“陷阱”。 总结: 共享电动车的“乱象”让人忧心,游客权益难以保障。希望相关部门能正视问题,完善法规,清理“乱投放”,让游客在美丽的西湖景区享受安全、透明的出行体验。 西湖区租车
猜你喜欢
柴桑大姐再次发声,劝诫那些仍在助纣为虐的人:别再跟着他一起胡说八道,伤害这位受害
2025-08-19
静雅橘园染金灿
这几天好消息不断老杨直播宣布,马上就有惊喜,暂时先保密!让大家耐心等待就行,任
2025-08-19
静雅橘园染金灿
最近哥哥在欧服打了一把30杀拍拍一改往日哑巴刀塔的风格,以前他除了喷猴子几乎从来
2025-08-19
刀塔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