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费才1.8万,凭什么不让我读!”女孩高考考了512分,上不了公办本科,想读民办本科,但学费要一万八。父母嫌贵,想让她读大专,她觉得本科文凭很重要,以后找工作、考公啥的都用得上,凭啥因为这点钱不让她读。视频中女孩怒斥父母认知低,执迷不悟…… “我考了512分,凭什么不让我读本科?!”视频里,女孩的声音带着愤怒和委屈,眼眶通红,手指紧紧攥着录取通知书。她的分数够不上公办本科,但民办本科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只是学费一年1.8万。 而她的父母站在一旁,面色疲惫,低声反驳:“家里哪有那么多钱?大专三年学费才几千,早点出来工作不好吗?” 这段视频在网络上迅速发酵,评论区炸开了锅。有人支持女孩:“1.8万真的不算贵,父母目光短浅!”也有人站在父母这边:“站着说话不腰疼,普通家庭一年挣几个1.8万?” 这场争吵,远不止关于学费。它撕开的,是中国千万普通家庭最真实的困境:当孩子的未来,撞上父母的现实。 女孩的逻辑很清晰:本科文凭是敲门砖,没有它,连竞争的资格都没有。 “现在稍微好点的岗位,哪个不是本科起步?大专生连简历关都过不了!”她说的没错。公务员考试、国企招聘、大厂校招,学历门槛明晃晃地写着“本科及以上”。甚至一些中小企业的文职岗,也把大专生挡在门外。 可父母的担忧同样真实。 1.8万,只是学费。加上住宿费、生活费,一年至少3万。四年下来,12万打底。对于月收入几千的普通家庭,这不是小数目。更何况,民办本科的就业优势,未必比得过公办大专的技术专业。 “你要是读个计算机大专,出来工资可能比普通本科还高。”父亲试图讲道理。 “那能一样吗?大专生晋升天花板就在那儿!”女孩寸步不让。 视频里最扎心的一幕,是女孩怒斥父母“认知低”。这句话像刀子,捅进无数中国父母的心里。他们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最后却被孩子嫌弃“不懂”“落后”“拖后腿”。 可父母的“认知”真的低吗? 他们经历过下岗潮、金融危机,知道“铁饭碗”未必铁,知道一纸文凭未必能换回稳定人生。他们算的是最现实的账:如果砸锅卖铁供孩子读民办本科,最后月薪四五千,这笔投资,划算吗? 而孩子的愤怒,同样情有可原。他们被社会灌输“学历决定命运”,亲眼看到招聘市场上的学历歧视。他们害怕一步走错,未来就被锁死在底层。 父母觉得孩子不懂人间疾苦,孩子觉得父母毁了自己前途。女孩的怒吼,父母的沉默,都是这个系统下的无奈回声。 “1.8万学费”的争吵,还会在无数个中国家庭重演。当教育变成一场豪赌,当学历成为唯一的筹码,当普通家庭的孩子进退两难,这场战争,没有对错,只有心酸。 最后,您更支持谁的想法呢? 信息来源: 百家号|“学费仅1万8,凭什么不让我上!”女孩怒斥父母固执无知 文|知又 编辑|南风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