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看酸了!2022年,江苏盐城,4名农民工下班去饭馆吃饭,却只点了一盘菜,但老板一点不生气,反而很心疼他们!老板:“最大的年龄77岁,比我父亲还大12岁!担心他们这样长期吃身体会吃不下!”网友:吃最大的苦,吃最差的饭,农民工真的不容易! 在江苏盐城一家小餐馆里,四位工人,身上还带着工地的尘土,脸上是藏不住的疲惫。他们围着一张小桌坐下,却没什么话。点的菜也一样:一盘大白菜炖豆腐,外加十个馒头。一顿饭,不多不少,正好25块钱。 这些人里,还有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格外显眼。他已经77岁了,本该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却依然在工地上干着体力活。四个人只是轮流从盘子里夹起几片白菜或豆腐,就着馒头,一口口咽下去。 餐馆老板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说不出的难受。这几位师傅干的都是重活,吃的却是这么寡淡、几乎没什么油水的饭菜,身体怎么扛得住?尤其是那位高龄老人,更让他于心不忍。 出于一份朴素的善意,老板总会偷偷给他们多加些分量,还特意从外面买来馒头,只为了方便他们点餐。在他看来,这群人吃的,真是店里最便宜的饭菜,他们太不容易了。 这个视频发到网上,引起很大的讨论,一些网友评论:不必过度同情。他们认为,现在农民工一天挣三五百块钱很正常,收入并不低。所以,他们不是没钱,纯粹是“舍不得花钱罢了”。 有人感慨:“我父母那辈人就是这样,为了孩子能过得好一点,自己到了养老的年纪还在外面拼命。”一位自称开塔吊的网友现身说法,他一个月收入近万,加班多时能过万,可平时吃饭也就花个十块八块。 “自己省一点,家里就能宽裕点。既然陪不了老婆孩子,那就多给家里挣点钱。”这种“节省”无关贫富,而是一份沉甸甸的家庭责任。 有的人确实觉得农民工一天三五百很多,可是他们干的也是最累的活,而且农民工的工作极不稳定,收入就像天气,时好时坏。今天有活干,明天可能就得歇着。 因此,他们手里的每一分钱,都必须掰成两半花,不敢有任何随意的消费。对他们来说,有活干、能吃饱,就已经是一种幸运。 谁不想吃点好的,喝点好的,可他们挣来的每一分钱,都实实在在地撑着一个家。从柴米油盐,到子女孙辈的学费,再到家里的大小开销,哪一笔不是从这份不稳定收入里挤出来的,那位77岁的老人就曾明确地说,他出来打工,就是“为了让儿子的生活轻松一点”。 他们就是家里的顶梁柱,用自己的汗水和节俭,为家人撑起一片天。这份外界看来难以理解的“节省”,其实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责任,是一种深沉而无言的爱。 那些轻易嘲讽他们“有钱不花”的人,或许从未真正理解过生活的重量,只看到了一个漂亮的日薪数字,却看不到数字背后断断续续的无奈与辛酸,他们用最坚韧的方式活着,用最沉默的行动诠释着责任与爱。 信源:青白江-融媒快报